谁说科学都是“严肃脸”?
11月22日,2025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来自西湖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0个研究团队,用一个个让人会心一笑,又忍不住追问“为什么”的奇妙研究,身体力行地证明:科学,可以是玩出来的!
2025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现场。图 / 潮新闻
如何给变暖的地球降温?作为今年新推出的奖项,菠萝科学奖“抽象奖”颁给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大气与气候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带着几分浪漫与狂野的方案——撒钻石!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大气与气候科学研究所桑德罗·瓦蒂奥尼博士团队通过严谨的计算发现,每年向天上撒约500万吨金刚石纳米颗粒,可以在45年内让全球降温1.6℃。
“在平流层注入一些微粒,精准控制高度和范围,会形成气溶胶——一种能将阳光反射回太空的悬浮颗粒。这层气溶胶遮天蔽日,会像遮阳伞一样反射阳光、降低地球温度。”桑德罗·瓦蒂奥尼说,经过研究团队证明150纳米左右的金刚石微粒是最优的物质,可以兼顾高反射性和低污染,同时性质稳定、不易结团。
不过,哪怕考虑到合成金刚石的价格,其成本依然达到数百万亿美元。当然,他们也在考虑方解石颗粒。这种物质性质接近钻石,成本也相对更低。
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大气与气候科学研究所的桑德罗·瓦蒂奥尼博士领取2025菠萝科学奖“抽象奖”。图 / 潮新闻
尽管这个方案堪称“天方夜谭”,但更是科学抽象思维的体现。“好奇心是我们做科研的核心驱动力,希望年轻一代能够保持开放思维,勇于探索非常规方式,跳出框架思考。”桑德罗·瓦蒂奥尼在现场解答自己的科研动机。
作为浙江省科协指导、浙江省科技馆主办的公益性科学传播活动,自2012年创办以来,菠萝科学奖致力于以趣味为桥,让科学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的菠萝科学奖以“厉害了,是抽象!”为主题,将抽象与趣味的对比遍及十大奖项:化学奖的溏心蛋“制作大法”、发明奖的“赛博蟑螂”救援队、科学传播奖“中气爱”团队的气象科普,以及科学事件奖记录的,通过一场网络求助“解锁”药的神奇副作用……
比如今年首设的“孜孜不倦奖”,就戳中了无数人的“周一困局”。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塔拉尼·昌多拉团队发现,那种一到周一就莫名焦虑、浑身不得劲的感觉,其实是一种“生理性抗拒”——许多人的焦虑与压力激素在周一会异常波动,就连已经退休在家的老人也难以幸免。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自然科学学院丹尼埃尔·卡尔莱索团队获得生物学奖。图 / 主办方
获得生物学奖的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自然科学学院丹尼埃尔·卡尔莱索团队发现,如果没有同伴在身边,蚂蚁也会摸鱼。当周围有其他同伴一起工作时,每只织叶蚁的平均拉力可达自身体重的103倍,堪比“蚂蚁界的卷王”。然而,一旦周围没有别的蚂蚁,单独作业的织叶蚁立刻就“放松”了下来——它们的拉力骤降,只剩下体重的60倍左右。
这个发现让科学家哭笑不得——原来,连蚂蚁这种“集体主义模范”也有“被看着就会更努力”的现象。这种行为在人类世界再熟悉不过,领导在场,老师盯着,人的行为方式都会不同,真是有督促动力大。
“好奇心是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杨文采在《科学家的一封信》中向喜欢探索的年轻人致敬。“科学家们可能长期沉浸在寂寞的实验室和冰冷的数据图表中,但是他们心中好奇的花朵,使他们内心充满了神奇的思维力量。”
他寄语年轻一代:“请你们继续前行,尽快超过我们。”
大小朋友在“科学集市”体验机器人、智能眼镜等前沿技术。图 / 主办方
活动主办方表示,科技的尽头是赋能美好生活。并非每个人都需要掌握深奥的科学原理,菠萝科学奖希望唤醒普通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大家由衷地感到“科学,太好玩了!”并相信这种探索的乐趣与自己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