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民进党当局日前宣布全面解禁日本福岛五县食品管制、回归一般查验,引发各界议论。岛内政治评论家、医师沈政男在脸书发文,引用台媒“中国时报”社论观点指出,虽然官方声称日本食品多年来抽验“全部合格”,但“合格不等于零检出”。他质疑执政者此刻大动作向日本示好,恐让政治凌驾食安。

沈政男引述台“食药署”资料指出,十多年来抽验逾20万件日本食品,“均在容许标准内”,但这并不代表完全无辐射残留。“容许值内的检出”仍可能具有累积风险,也是中国大陆、俄、韩等地至今未全面解禁福岛食品的原因之一。他批评,民进党当局在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于社交网络平台贴出享用日本海鲜照片后的隔日,旋即宣布解禁,让人难免联想与政治操作有关。
沈政男并提到,赖清德食用的鹿儿岛鱼及北海道帆立贝,过去亦曾验出微量辐射,被台行政单位“道德劝退”。如今赖清德带头品尝,未来若再验出微量辐射,台当局是否仍会劝退或选择放行?
沈政男亦批评赖清德多次表述称所谓“终战纪念日”,民进党内人士又称“台湾没有光复节”,相关举动已超越一般对外交往友好,引发岛内部分民众不满。沈指出,岛内社会对日本殖民史仍有集体记忆,赖清德言行若未顾及民众情感,容易造成情绪撕裂。
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所谓“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相关谬论,沈政男直言此言论“轻率冒进”,不仅引发中国大陆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重创日本观光业,也恐让台海局势升温。
沈政男进一步指出,真正让“台湾有事”的,是台当局执政者操作“抗中保台”论述,因此这句话其实反映的是“绿营有事,日本有事”。他呼吁台当局,勿轻易附和日本政治人物的强硬发言,以免无端挑动区域安全。
沈政男强调,他对食品安全与卫生安全的评论皆以科学为基础、证据充分,“绝对比官方更可信”。他表示,政策若忽略民意与专业,终将反噬台当局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