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由交通运输部组织遴选的“低空交通运输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正式公布,阿拉善盟交通运输局开展的无人机公路工程勘测工作入选。
无人机公路工程勘测大有可为
阿拉善盟地域广袤,沙漠、戈壁广布,传统公路勘测面临地形复杂、人员难以抵达、作业周期漫长等多重挑战。而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正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金钥匙”。
作为当前最成熟的低空应用技术之一,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高光谱相机等专业设备,在500米以下低空开展高精度数据采集,可快速生成数字地形模型、三维实景模型等核心成果。相较于传统方式,具有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显著优点,单日即可完成数十平方公里勘测,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十倍,且精度达到厘米级。这种“高效+精准”的特性,不仅高度适配阿拉善特殊地理环境下的交通建设需求,也给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借鉴。
助推交通基建运维发展的有效手段
2025年,阿拉善盟交通运输局利用搭载可量测相机的无人机,完成G627线额济纳旗至呼鲁赤古特段公路工程正射航测。勘察设计单位通过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设备,对地表进行高精度、高效率数据采集,并按照内蒙古公路路网基础数据库有关要求生成数字地形模型、数字表面模型、正射影像图等三维道路底图模型,全面展示道路信息,为工程方案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资料,在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外业勘察工作量,提升勘测和设计工作效率。这一实践不仅为国道627线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更印证了无人机技术在重大交通工程中的核心应用价值,与阿拉善盟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创新思路
目前,无人机航测技术正从公路前期勘测向建设监管、后期运维延伸,未来将实现对公路设施的常态化巡检,如同为交通网络装上“空中哨兵”。阿拉善盟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深化低空技术应用,推动无人机技术在更多重点公路项目中规模化应用,形成“勘测—建设—运维”全周期服务体系。依托阿拉善丰富的空域资源,探索构建低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鼓励支持科研机构优化无人机适配方案,提升极端天气与复杂地形下的作业能力,筑牢技术核心优势,助力实现从“车轮上的交通”向“翅膀上的发展”跨越。
供稿:阿拉善盟交通运输局
编辑:张若愚宋岩
初审:盛爱玲
复审:陈雅莉 孟根其其格
终审: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