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第二届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黄河科技学院提交的《“项目驱动、数智赋能”的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构建》等13个案例,经组委会及专家严格评审,共有10项从全国586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典型案例》。入选案例在高交会上重点展示,获得了众多高校及行业企业代表的高度认可。



黄河科技学院案例精准破解了传统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痛点,以“能力输出为导向,学生发展为核心”,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按照从任务到能力再到知识的逻辑,从企业一线岗位任务出发,将市场真实项目转化为课程项目任务,创设项目化教学体系,倒逼基础课程改革,构建了“2+1+1”(基础+实践+应用)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学生实现从大一大二“见过、做过”,到大三“做成”、大四“做好”的能力进阶。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数智化平台,围绕产业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自主学习、课程评估等环节,实现从课堂活动、课程体系到专业发展的全流程数据采集与动态监测。目前,学校95%以上课堂已实现混合式教学,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据了解,本届论坛以“科教育才融汇,产链创新驱动”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各级政府、百所院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的350余位代表,共同探讨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与实施路径。
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和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黄河科技学院此次10个案例的成功入选,正是学校在产教融合领域持续深耕的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了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创新活力。未来,学校将不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