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一个国企品牌的成长,都镌刻着城市发展的印记;每一次创新实践的突破,都凝聚着国企人的担当与智慧。南京市属国企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在深化改革、产业赋能、科技创新、服务民生等领域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以品牌之力赋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市城建集团所属南京智慧交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交通公司”)构建内部创新矩阵,打造AI智慧场景,深入街头巷尾,让城市变得更“聪明”。
你或许曾在金陵街头与一辆“无人小车”不期而遇:它昼夜不息地穿梭在街巷里弄,用360°无死角的慧眼巡检道路安全、疏导交通秩序、管理停车泊位,全程不见驾驶员的身影却运转自如;你或许也在刚落幕的南京马拉松赛道上与一位特殊的“AI道路医生”悄然邂逅:它搭载着尖端智慧巡检系统,以毫米级的精度给赛道路面做了一次“高清CT”,让哪怕最细微的隐患也无处遁形……这些未来感十足的场景,正是智慧交通公司以AI“最强大脑”为城市动脉注入新活力的智慧缩影。
从扎根南京的小微运维企业,到业务辐射全国12省市、剑指海外的数智城市综合服务商;从昔日的技术追随者,到连续两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行动”优秀等级、手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勋章的科创尖兵……十五载蝶变之路的背后,是一场以“科改”为契机的自我变革,更是一场以AI为引擎的智慧跃迁。
改起来,让创新挂上“英雄榜”
无人驾驶城市交通智慧巡检机器人
“多场景通用自动驾驶巡检机器人开发,谁来揭榜?”一纸“英雄帖”抛出,瞬间在公司科研人员中掀起创新千层浪。以往按部就班的研发模式被彻底打破:在这里,没有资历高低的壁垒,只有能者挂帅、勇者出征;没有团队分割的隔阂,只有攥指成拳、协同攻坚。
这并非一时之举,而是公司以“科改行动”革新内部创新矩阵的战略核心。为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搞创新,公司先搭“制度框架”:围绕立项、研发、转化、激励全链条出台10余项配套制度;再投“真金白银”:设立创新专项奖励基金,股权分红、项目提成等激励政策直抵一线研发团队。2024年,公司科技人才中长期激励覆盖率高达94.4%,真正实现“创新者既捧奖杯,又得实惠”。向内破局的同时,公司主动链接外部智慧资源,与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及图灵研究院等新研机构共建“创新联合体”,并与市公安局、交通局等部门紧密联动,构建“校-企-政”协同矩阵,从前沿理论到落地场景,从技术原型到城市级应用,实验室里的“科研萌芽”快速破土,长成产业端的“技术硕果”。
机制活则创新涌。数字人交互设计、智能巡检算法优化等难题接连攻克,研发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曾经的“流程迷宫”如今已成“创新快车道”——公司知识产权总量突破220件,一类知识产权数量较2022年实现466.67%的爆发式增长,发明专利近40件,更拿下国际发明专利,实现海外知识产权“零的突破”;软件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CMMI5级资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硬核资质荣誉尽收囊中。
沉到底,让科技飘满“烟火气”
“技术脱离生活,再先进也是空中楼阁。”在智慧交通公司看来,AI“最强大脑”的真正力量,在于精准回应城市痛点、温暖承载民生关切。公司把实验室“搬”到街头巷尾,让每一项创新都沾着烟火气,让AI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一块“会说话”的智能站牌,让等待有温度。从江北新区全国首批“互联网+智能站牌”试点,到南京首座社区适老化“智行易站”落地,公司研发的电子站牌早已跳出单一信息载体的定位,升级为集环境感知、智能交互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城市“服务名片”。公交智能决策平台则以大数据与AI为支撑,直击运力失衡痛点,通过客流精准溯源、运力动态调配,推动公交行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
南京(玄武门街道)智行易站
无人驾驶城市交通智慧巡检机器人
一个“看得见”的充电管家,让安全零距离。针对用户“充电安全焦虑”,公司自主研发的南京市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监管服务平台,已接入充电桩7万余个、换电柜5000余个,构建“人—车—电—桩—云”五位一体安全监管体系。平台助力源头排查隐患,以可视、可管、可控的智慧模式,全方位提升充换电设施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能力。
南京市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监管服务平台
城市道路智慧巡检系统
点云地图示例
走出去,让智慧推开“世界窗”
内功深厚,方能行稳致远。在“科改行动”的强力赋能下,如今的智慧交通公司,早已突破地域界限,从玄武湖畔走向大江南北,更将“南京智慧”带往世界舞台。
国内市场上,公司打造的综合交通大数据服务平台已成为全国多地交通升级的“硬核工具箱”,为成都、哈尔滨、兰州、喀什等12个省市提供决策、调度、服务一体化支撑,让精准调度、实时服务惠及千万市民。“互联网+智能站牌”从南京走向常州、成都,车路协同技术助力打造了江苏省首条数字孪生全覆盖道路示范工程。
海外工程车辆管理系统
海外布局中,公司逐步探索出一条“从技术输出到模式出海”的进阶之路。早在六年前便携手的新加坡合作伙伴,见证了公司海外拓展的扎实步履——2024年双方延续深度合作,为工程车辆车载设备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在不同路况、气候及人文环境的海外场景适配中,打磨出一套成熟的技术落地方法论。2025年,公司紧扣“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推动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在泰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市场积极布局,让融合了中国城市治理经验的智慧交通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赢得认可。
一组数据见证着跨越式成长:公司2021年域外市场合同额45.4万元,2024年升至7506.71万元,如今域外营收占比已超40%。
街头巡检车的车轮碾过夜色,云端大数据的光芒点亮屏幕,海外合作的掌声跨越山海——这一幕幕场景,不仅定格着这家市属国企的蜕变轨迹,更讲述着AI“最强大脑”如何为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智慧交通公司正用科技的笔触持续书写着创新故事,未来还会有更多智慧场景,在城市的每一条动脉里生长绽放。
素材来源:市城建集团,南京智慧交通公司
编辑:陈陵
校核:曾随水
审核:马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