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 河南首列“准时高配版”中欧班列开行。
11月18日4时30分,一列满载前副车架总成、输送机部件、注塑模具灯等货物的X8003次中欧班列,从郑州圃田站鸣笛启程,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最终将于11月30日抵达德国汉堡。

据了解,该班列由河南中欧班列开行“主力军”——中豫港务集团郑州陆港公司组织开行,全程运行约300小时,较普通中欧班列用时缩减近30%。它不仅是河南首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更是全国首趟直达汉堡的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该班列的开行意味着,未来通过该班次出口的货物将具备更精准的物流时效,标志着河南中欧班列进入精准时效新阶段。
为何称之为中欧班列的“高配版”?业内人士表示,全程时刻表班列以跨国时刻精准对接、三优先(优先编组、优先挂运、优先发车)保障机制,打破跨境运输的时空壁垒,将“不稳定的货运周期”转化为“可预期的高效服务”,缩短各环节作业时间,减少口岸办理换装时停留时间,运输时间更加稳定、运输服务更加高效,为“中国制造”联通全球提供了更稳定的供应链保障。
“此前班列为非全程时刻表运行,途经各国时接续时刻不固定,受调度、换装等因素影响,全程运行时间波动较大。”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刘旭说,“此次全程时刻表班列通过对标途经国铁路时刻、严格执行停留标准,运输时效压缩近30%,全程运行时间节省超100小时,彻底改变了以往‘时效难预估’的痛点。”
记者从郑州海关获悉,为保障班列顺畅运行,郑州海关联合沿线兄弟海关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推行“提前申报”模式,让企业在班列开行前即可完成通关手续;同时优化口岸查验流程,对班列货物实行优先查验、优先放行,提前做好口岸衔接,确保班列在境内存留时间最短化,打造专属“通关快车道”。
“今年前10个月,郑州车站海关共监管集装箱15.1万标箱,同比增长12.5%;监管货物154.1万吨,同比增长9.2%。助力中欧班列(郑州)开行 2616列,同比增长49.4%,增速居全国前列。”郑州车站海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落实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以更高效的通关保障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服务中欧班列(郑州)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计班列开行总量突破1.6万列,开行量连续多年保持中东部第一、全国第二位,助力河南打破“不靠海、不沿边”地理局限,实现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