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话已出口,事后认为有值得反省的地方,也就是要在提及假想的特定情况时要谨慎小心。这段发言被认为,她以后会管住自己的嘴。
日本防卫省内部担心,连美国都对台海问题采取模糊政策的时候,首相为什么要跳到前台?她应该和历任首相一样采取战略模糊的态度,照读幕僚准备好的答词,而不是讲出自己真实看法。
防卫省内部并不是反对高市观点的内容,而是反对她过早掀开日本的底牌。这才是高市看似反省的关键所在,并不是因为看到中方的组合拳。
日本人只是觉得,谋划何必讲出来,暗中准备操作不是更好吗?把战略模糊变为战略清晰,早早亮牌,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反而给了中方足够的预警。
在日方包括防卫省在内的人士看来,高市早苗的“失言”,并不是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是把日本最大的机密提前暴露了。
高市捅破了窗户纸,说出自己和保守右翼人士的想法,居然亮牌了。中方如果没有足够警惕和反制的话,实在对不起首相女士亲自送上的机会。
基本目标:反省、收回言论。
终极目标:逼她走人,根据长期观察,此人任相,对中日关系的破坏远多于建设。
有必要对“有事”两个字做透彻理解。中文语境里,我今天“有事”,就是有活儿要忙。日语中,“有事”是承平时期的反义词,可以看成是“战时”。
防卫省网站这么描述“有事”:当日本遭遇来自外国武力攻击,或有可能遭到武力攻击时,首相下令自卫队出动防卫的状态。
日语中的“有事”也确实是有事要忙,但忙的却是战争级别的大事。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在安倍晋三的版本中,后面还跟了一句,就是“日美同盟有事”。
高市早苗没有说日美同盟有事,但作为同盟,没人比美国更清楚高市首相严重越线。
特朗普是个老江湖,要他得罪中国去支持日本,那就是高市早苗犯的大忌。有报道说,特朗普最近这次访问日本,高市就想跟他谈台湾,希望美国支持日本立场。但特朗普打的是美国自己的算盘,当下的中美关系和日美关系,孰轻孰重?一罐可乐下去,大统领无比清醒。
特朗普的国际政治观一向是大国政治,比如提出G2之类的说法。其他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都是要听他的命令办事。
同盟不是平起平坐的意思,是美国有事,日本出血的意思。
特朗普不认为日本有跟中国叫板的实力,那台湾有事,日本有事,连带着强迫日美同盟有事,把美国拉下水,典型的尾巴摇狗。
既然这么钟情于台湾,她应该知道当年陈水扁被小布什三字经问候的事。高市早苗要当“麻烦制造者”,草率了。
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掌握全局,不是小喽啰暗中拆台搞事,把美国拉下水去兜底,把美国爸爸当后盾,以为可以为所欲为。
特朗普可以当着高市早苗的面,说好几吨漂亮话,但在关键事情上,主仆之分,他门儿清。
如果高市继续坏中美这个大局的话,她的命运和下场,恐怕会有盟友美国人给她安排一下。
日本人的修辞中,玩弄文字模糊是惯用伎俩,就是故意不把话讲明白,为的是不提前暴露,不被抓到把柄,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确定真实存在,而且为这个目标暗中积累能量,好处就是能发动突然袭击,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二战期间的日本战术,屡屡发动出其不意的袭击,胜算大增。
所谓的“有事”,包括的情景包括当大陆武统台湾时,台湾向美国请求支持,美国向盟国日本请求支持时,日方解除集体自卫权 。也包括大陆武统时,台湾直接向美国请求支持,驻日美军基地遭中方攻击,因为在日本境内,日本使用自卫权回击。还有一种就是台湾人心心念念的,武统时,台湾直接向日本请求支持,日本用集体自卫权回击中国。
美其名曰“集体自卫权”,日本人行使的其实是“集体攻击权”,甚至是先发制人的攻击权。
中国恐怕不会把自己的命运赌在日本人的自我约束和克制上。
基于历史认知和日本人背信弃义劣迹斑斑,完全有理由确认日本人在憋一个更大的坏,被女首相说了出来。
涉及战与和的大是大非,咱没有退路。这种时候当傻白甜,那就真犯了左派幼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