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要说最近DIY市场的大热门,那必须是的锐龙9000系列。随着Zen 5架构的强势来袭,厂商们推出的AM5主板也是一堆接一堆,高端的X870E,主流的B850,甚至不少千元级的B850都成了玩家们的“香饽饽”。不过,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玩家来说,其实上一代的600系主板也同样够用。
AMD不像隔壁蓝队那样“换U就换板”,AMD这边老的600系主板(比如B650)刷个BIOS,照样能上Zen 5,性价比一下就凸显出来了。影驰(Galaxy)显然也洞察到了这一市场机遇,在B650这个“成熟”平台上推出了新品。我们今天要评测的,正是这样一款“新晋老将”——影驰联盟 B650M Wi-Fi 黑武士 PLUS。
AMD B650芯片组介绍
我们先来看看新的B650主板芯片组详细规格。B650系列会有两款芯片组,分别是B650和B650E,而E代表的是Extreme。其中B650E将提供PCIe 5.0标准的扩展槽和NVMe存储,而B650则是目前更多玩家首选的PCIe 4.0标准,够用同时性价比更高。
那么B650对比大哥X670和X670E差在哪里了呢?我们先来看看X670的规格图,这里与B650主板芯片组最大的差别在于使用了双芯片设计,能够提供额外的PCIe通道,相比B650,X670与X670E会多出4条PCIe 4.0和4条PCIe 3.0通道,扩展能力会更强。
不过B650的扩展性能对于90%的用户来说也完全够用,X670这种旗舰芯片组虽好,但是很多人其实用不上这么多扩展设备的,综合B650较低的价格,它会成为游戏玩家更主流的选择。
主板开箱
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主板的外盒设计延续家族风格,以纯黑色为底色,同时还用了镭射印刷工艺,看起来还挺带感的。
右下角标注主板B650芯片组、兼容范围,右上角则保留了“三年质保”标志,玩家大可放心选购。
外盒背面采用参数+图示结合的方式,详细列出主板的核心亮点,如图形化BIOS、DDR5内存支持、完整规格参数及背部IO接口布局,无需拆箱即可快速了解产品核心能力,方便用户掌握主板整体特性。
外观设计
回到主板本身,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采用标准M-ATX 板型,尺寸约 245*245mm,能够兼容绝大多数中塔机箱。外观方面,则是经典的“黑武士”设计,纯黑PCB底色搭配银色GALAX LOGO与散热装甲线条,整体给人一种简约而又硬核的电竞感。
Socket AM5接口
看过了外观,再让我们看看这款主板的各处细节。首先这块主板最大的不同就是,AMD首次采用新设计的Soket AM5接口,PGA针脚接口转到LGA触点式接口上,两者的Package大小同样是40mm*40mm。
而转变到Soket AM5接口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有着更多的针脚,实现更丰富的功能定义,包括支持最新的DDR5内存、PCIe 5.0总线,原生支持107W的处理器功耗,甚至支持最高230W功率输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配合更高规格更高功耗的处理器。
DDR5内存插槽
CPU插槽的旁边是DDR5内存插槽,与绝大多数B650M主板一样,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配备了四个DDR5插槽,单边卡扣,最高支持192GB容量,支持AMD EXPO技术,官方表示支持最高7600MHz(OC)。
PCIe插槽
接下来再看看PCIe插槽设计,这款主板安排了两条PCIe插槽,其中第一槽为CPU提供,插槽的规格是PCIe 5.0 x16,这在B650M上确实相当少见。同时影驰还给这根插槽安排了金属装甲强化,鱼尾扣还做了加大设计,这点还是相当细节的。
至于第二根PCIe插槽则被安排在主板底部,是从芯片组引出的PCIe 4.0 x1。因为这个插槽是不开口的,所以也只能插一些接口扩展卡、视频采集卡等设备。
M.2固态硬盘插槽上,影驰为这款主板也准备得非常充分,足足有3个!在PCIe x16插槽上下的2个是由CPU引出的,规格均是PCIe 5.0 x4;最后一个则在芯片组的正下方,是PCIe 4.0 x4。
不过比较可惜,这三个M.2固态硬盘插槽都没有安排散热装甲,但是倒是都安排了快拆设计,支持2280或2242长度的固态硬盘。
SATA与USB扩展接口
如果你觉得存储接口还不够,主板的右侧还安排了四个SATA接口,兼容旧的存储设备接口,包括机械硬盘,以及光驱产品等,最高支持6Gbps的传输速度。
主板的内存插槽的一侧则是USB前置扩展接针,这里可以扩展出2个USB 3.2 Gen1 5Gbps的A口以及1个前置USB 3.2 Gen2 10Gbps的C口。
主板下方还有一个USB 2.0的前置扩展接口,这里可以扩展两个USB 2.0的A口。但是有一说一,数量有点少,对于需要用到机箱或水冷屏幕的用户,还是需要备好一根USB 2.0一分二线。
后置I/O接口
最后再看看看这款主板的IO接口部分,最左侧是4个USB 2.0,接着是DP 1.4和HDMI 1.4。USB 3.2 Gen 2速率的接口有两个,分别是Type-A和Type-C。接着就是2.5G网口和2个USB 3.2 Gen 1 Type-A。然后是Wi-Fi天线、音频接口这些了。
至于风扇接口方面,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给了4pin CPU风扇、水泵接口各一个,系统风扇则是两个。基本能够满足主流玩家的需求。
RGB接口则是配备了3个5V ARGB接口,具体布局是上一下二。而12V RGB接口则没有,不过考虑到现在的RGB设备,其实5V ARGB也够用了。
主板拆解
下面进入主板的拆解环节,让我们继续看看它的内部硬件配置到底如何!
供电模组
拆下表面厚实的散热装甲以后即可看到内部的供电构造。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采用了12+2+1供电模组,理论上可以满足目前AMD平台锐龙7 9950X3D的供电需求。
所有供电采用的都是MPS M87661 SPS DrMos芯片,单颗最高输出电流60A。CPU PWM控制芯片则是MP2825。
供电接口部分,CPU供电为8+4PIN设计,主板供电则是常见的24PIN。
PCH南桥
下方的小散热马甲内则是这款主板的南桥芯片,主板的南桥芯片B650芯片组隐藏在内部,其主要负责I/O接口等一些外设接口的控制及提供部分PCIe通道。
其他芯片
最后再带大家看看这款主板的网络以及音频配置,其中有线网络部分是瑞昱RTL812,为2.5G有线网卡。
无线网络同样采用瑞昱的芯片,型号是RT8852BE,支持Wi-Fi 6以及蓝牙5.2。
声卡是瑞昱的ALC897,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熟悉了。影驰还给它装了个屏蔽罩。和很多主板一样,B650M黑武士PLUS的音频电路是单独一块的,有一道线将它和其他区域分隔开。
BIOS及体验
硬件介绍完,我们再来聊聊这款主板的软件,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采用了全新的图形化BIOS,相比之前的旧版BIOS,不仅更年轻化,清晰度也有了大幅进步。
首次进入BIOS为简易模式,该模式下其实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小白玩家的需求了,提供了系统信息、启动顺序、风扇调速等面板,内存EXPO和处理器PBO等选项,还是非常方便实用的。
点击F6则可以进入风扇建议策略页面,对风扇曲线进行调节,玩家能够很直观的调整风扇策略,兼顾散热与静音的使用需求。
而F7则与其他主板一致,能够进入高级模式,不过影驰将主流玩家常用的功能都安排在超频页面了。
例如超频页面内有PBO、EXPO、CPU频率或电压调节等,这几项已经足够主流玩家折腾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主板还针对内存推出了Memory Performance Boost功能,说人话就是内存高带宽低延迟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内存延迟,提升内存性能,后续测试里我们也会详细对比一下。
测试平台介绍
开始测试前,照例介绍一下本次的测试平台,为了发挥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主板的最佳性能,我们用的是目前AMD的顶级旗舰9950X处理器;内存则是两根24GB DDR5-8000组成48GB双通道。至于电源方面,我们这里用的是微星MEG Ai1300P PCIE5电源,一款完全符合PCI-E 5.0 和 ATX 3.0电源规范的高功率电池,可以为测试平台提供充足供电。
完整测试平台如下:
理论性能测试
上机后,我们还是先在CPU-Z中看看平台硬件信息,同时也可以对处理器进行一定的性能测试。主板为上面提到的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支持PCIe 5.0标准。性能释放方面,实测9950X跑出了单核872.1,多核17089.8的成绩,部分项目的成绩甚至比一些X870主板还要激进,看来这款主板的供电配置确实出色,完全能够胜任带动9950X的重任。
在3DMark理论性能测试中,9950X的表现同样出色。在代表DX11的Fire Strike和考验DX12的Time Spy测试里,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Fire Strike分数轻松突破5W。能取得这样的分数,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主板扎实的供电系统是关键,它确保了这颗旗舰CPU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
此外,我们还加测了3DMark的CPU Profile专项测试。这个项目能清晰地反映出处理器在不同线程负载下的性能,实测9950X的单线程得分为1301,16线程得分17589,而最大线程得分则高达18650,非常接近2W分大关,表现确实强悍。
在CineBench的测试环节,我们也进行了详尽的测试,涵盖了从R15到2024的多个重要版本。从结果来看,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成绩都十分出色。尤其是CineBench R23的多核分数达到了45054分,表现卓越。这说明CPU的性能得到了充分且稳定的发挥,足以胜任专业的设计与渲染等高负载任务。
内存性能测试
接着我们再来测试一下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主板的内存性能表现,首先看看默认JEDEC-5600MHz的表现,此时内存的读取为62036MB/s,写入为66846MB/s,复制为57872MB/s,延迟是106.2ns。
开启EXPO-8000MHz后,这套内存在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主板上也能轻松点亮,远超官方宣传的最高7600MHz,这一点还是非常惊喜的。性能表现上,其读取达到80383MB/s,写入达到81889MB/s,复制达到71990MB/s,延迟也降到了81.8ns,表现不错。
在BIOS环节我们也提到了这款主板支持内存高带宽低延迟模式,这里我们也进行了实测对比。首先DDR5-6000MHz C30同步可以轻松点亮,成绩则是读取75748MB/s,写入77342MB/s,复制69849MB/s,延迟为79ns。
开启内存高带宽低延迟模式以后,各项性能则进一步提升,其中读取与写入均突破80000MB/s,复制也来到了75714MB/s,延迟则降至71.2ns,有一说一,这个功能还是非常实用的,能够帮助小白玩家一键提升内存性能。
创作性能测试
接下来,我们进入实际应用场景测试,看看这套平台的表现究竟如何。首先是最基础的办公能力,我们使用UL Procyon进行测试。实测显示,这套平台获得了9710分的总成绩,具体到各个子项:Word得分11238,Excel得分8181,PowerPoint得分11841,Outlook得分6868。
进入到进阶的图像与视频创作测试,这套平台的表现堪称惊人。特别是在视频剪辑环节,它取得了高达68347分的夸张成绩。而在基础的图像编辑方面,10982分的得分也同样表现不俗。
在影像创作方面,我们还引入了PugetBench测试。它通过模拟Photoshop、PR、AE、LR等常用Adobe软件的真实使用场景,得出的分数更贴近实际体验。实测证明,在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这套平台上,无论是面对简单的图像处理,还是高压的视频剪辑与渲染,其表现都可圈可点。
至于视频编码环节,9950X凭借其庞大的核心线程数量,加上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强劲供电的支持,表现优异。在X264项目中达到了110.63 fps,X265项目中也跑出了91.89 fps的成绩,整个过程只能用丝滑来形容。
渲染性能方面,这套搭载9950X与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的平台表现同样不俗。在Blender的三个场景实测中,渲染过程流畅且速度快。当然,如果搭配一块高性能,渲染速度还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后是SPECworkstation 4的综合表现。这项测试通过超30个工作负载,全面考量CPU、图形、I/O和内存带宽的性能,涵盖了媒体娱乐、金融服务、产品开发、能源、生命科学及一般运营等多个专业领域。实测表明,搭载9950X的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平台能够完全释放其潜能,各项得分均十分出色。
游戏性能测试
游戏性能自然也是玩家们非常关心的重点。我们挑选了几款时下热门的3A大作,分别在2K和4K分辨率下进行了测试。实测表明,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主板这套平台的游戏表现十分稳定,充分释放了9950X处理器与RTX 5080显卡的全部实力。在2K分辨率下,不少游戏甚至能跑到240Hz的高刷新率,即便在4K分辨率下,满足4K@144Hz的流畅体验也不在话下。可见,对于想用锐龙9000系处理器打造高性能主机的玩家来说,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主板在性能释放方面确实功底扎实,绝对是各位的优质之选。
FPU烤机测试
最后的测试自然是AIDA 64 FPU烤机测试,实测在启用AMD官方PBO的情况下,烤机10分钟以后,整机进入稳定状态,处理器Package温度为76度,处理器功耗达到了206W,表现还是非常可观的。
评测总结
总的来说,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不难看出影驰联盟B650M Wi-Fi黑武士PLUS显然承载着影驰重返AMD平台不小的期望。从其B650M的命名来看,它清晰地将目标用户群锁定在广大的入门级和主流玩家。但是从配置规格上我们又不难发现,影驰似乎并不满足于“主流”这一定位,而是试图在这块M-ATX主板上实现“越级”的体验。
首先,在主板的供电系统上,它采用了扎实的12 + 2 + 1相供电设计。这一配置在B650M阵营中堪称“重火力”。这样的堆料绝非摆设,它足以从容应对启用PBO后的9950X处理器,确保性能的稳定释放。不过,从平台搭建的均衡性和性价比角度出发,这块主板的最佳拍档,无疑还是锐龙5和锐龙7系列处理器。用它来搭配R5或R7,既能保证性能充分发挥,也符合主流玩家的预算考量。
除此之外,这款主板的扩展能力也非常惊艳,在当下这个“存储焦虑”时代,它直接提供了三个M.2插槽,这对于主流M-ATX主板而言,几乎是“满配”甚至“奢华”的配置,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对高速存储的需求。更关键的是,影驰在“战未来”的规格上表现得异常慷慨。所有从CPU引出的PCIe接口,包括显卡插槽和主M.2插槽,全部启用了PCIe 5.0标准。完全远超常规B650的范畴!
在内存支持方面,虽然官方规格表将最高频率保守地定在7600MT/s,但实际测试中DDR5-8000内存也能成功运行,证明了这块主板的超频潜力。在软件体验层面,影驰全新的图形化BIOS值得肯定。它对高分辨率屏幕的适配非常出色,重新设计的UI布局也显著提升了易用性,特别是内存高带宽低延迟模式,对主流玩家颇为实用,能够一键提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