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灵活的“空中视角”俯瞰波光粼粼的河面,让巡河工作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为克服传统河道巡查中视野有限、效率低下和地形限制等问题,天津经开区构建了“AI识别+无人机巡航”的“空地一体”巡查体系,实现从“人工巡检”到“智能监管”的转变,提升了河湖管理效能,为深化河湖长制注入了科技力量。
据介绍,经开区西区成功试点的“智能巡河无人机系统”,通过无人机、自动机场、云平台与AI算法的有机协同,重塑了河湖巡查工作模式。系统借助自动化起降机场实现无人机全天候自主巡飞,采集的数据实时回传至智慧云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与分析,进而利用AI算法对水面漂浮物、岸线违章、非法捕捞、非法船只、异常水色等5大类河道问题实现精准识别,准确率超过85%。这套流程形成了从自动采集、智能识别到闭环管理的完整工作链条,显著提升了巡查效率与精准度。
数据显示,无人机巡河效率是人工的3倍以上,重点河道巡查时间缩短超30%,单位里程成本降低约25%,实现了“提效降本”的双重突破。试点期间累计发现河道问题1000余处,其中30%为人工难以察觉的隐蔽性问题,极大拓展了监管边界。(记者 李梅旭 见习记者 苗娜 图片由天津经开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