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6 日消息,日前 ZEALER 创始人王自如在直播里聊起了大家最头疼的 App 广告问题,突然抛出个神操作。
图源:微博截图
他建议大家把手机系统改成英文,尤其是 iPhone,再打开国产 APP 试试,会发现界面干净到像换了个软件。他还举了个特别形象的例子:中文系统下的打车 APP,打开全是优惠券弹窗、拼车推广、增值服务推荐,眼花缭乱。但把系统语言调成英文后,APP 就回归本质了 —— 只让你输入目的地、呼叫车辆,啥乱七八糟的都没有。
图源:雷科技截图
真有这么神奇?
逻辑其实很简单。国产 APP 的商业化体系基本是围绕中文用户建的,广告素材、推广活动大多是中文的,英文系统下相当于没适配,推不动。其次,很多 APP 会把英文系统用户当成海外用户或者非核心受众,广告投放策略会自动降级。说白了,不是 APP 变良心了,而是它们的广告系统“认语言”。
小雷实测了一下,分别在简体中文、英文语言下打开了腾讯视频、淘宝。
结果发现,无论系统设置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腾讯视频开屏都有广告。淘宝倒是有变化,在英文语言下, 连开屏 LOGO 都没出现,一点图标秒进主页。
图源:淘宝截图
说到底,王自如的建议能火,本质是大家被 APP 上的广告逼疯了。就 2025 年这大半年,被吐槽上热搜的广告乱象就没断过。
今年 10 月底到 11 月初,广州的上班族们快被广告逼疯了。是这样的,广州很多通勤族都在用广州地铁 APP。早晚高峰本来就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大家掏手机扫乘车码,就因为翻转手机的动作,立马弹出来淘宝、拼多多的广告。这广告触发灵敏度高得离谱,轻微晃一下就中招。用户们反馈给客服的时候,客服却说: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广告。直到人民网发文痛批“公共服务不能凌驾于商业利益之上”,广州地铁才下架了乘车码页面的广告,但首页的点击广告还在。说白了,就是舍不得每天百万级曝光的广告费。
这是想赚钱想疯了吧。疯了的还有另一个,宝宝巴士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