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一些媒体突然统一口径: 宣称中国空间站 “ 全中文 ”不利于国际合作!
2011年,这道“隔阂线”就已埋下。美国国会通过《沃尔夫修正案》,直接限制NASA动用联邦资金与中方开展双边航天合作,连正常访问交流都卡得极严,相当于亲手关上了合作的大门。从那以后,中国只能一心扎进自主研发的道路。
2011年,天宫一号顺利完成在轨实验;2016年,天宫二号在多个关键技术环节实现重大突破;2021至2022年,中国空间站成功完成“T”字构型组装,正式迈入在轨应用的新阶段。
国际空间站一直以英语、俄语为通用语言,但语言从来不是合作的绊脚石——中国空间站自2019年起就已携手多个国家的科研团队,靠专业翻译和标准化技术文档,沟通顺畅得没半点问题。
所谓“中文不利于合作”,本质是霸权思维在作祟:自己先主动“断联”,看到中国航天崛起又想找借口,既不愿放下身段适应,又怕失去话语权,才拿语言当挡箭牌。
真正的国际合作,从来不是强求一方迁就另一方的规则,而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中国用中文搭建空间站,恰恰是在打破西方长期垄断的航天话语体系,给世界多一种选择。
问题来了,你觉得美国媒体的论调站得住脚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网友热议:
1. 当初是美国自己把合作的门焊死,现在中国靠自己搞出空间站,反倒嫌用中文不方便?这逻辑简直比绕地球的轨道还离谱!
2. 真要想合作,学几句中文很难吗?说到底还是怕中国抢了风头,找个借口罢了。
3. 中文凭啥不能成为航天语言?中国空间站,中国定规则,没毛病!
4.自己的空间站,想不想成为国际空间站只有中国能作主,即使开放成国际空间站他国也只有入乡随俗,学习中文以适应空间站的工作与生活,未达标就想来,况且达标了也未必机准你来,中国的空间站中国说了算!
5.中文也是世界语言!
6.下次直接上文言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