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机器人一招一式打起太极,品味着由机械臂现场拉花的香浓咖啡,这并非科幻电影,而是记者在2025年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对接会当天亲历的真实一幕。
11月14日,以“AI聚能 智汇青岛”为主题的2025年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对接会在青岛海天大酒店举办。该活动由青岛市高质量招商引资指挥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专班、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上海证券报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承办。活动吸引了全国60余家具身智能领域优强企业、投资机构的90余位嘉宾,与青岛本地35家龙头企业及政企部门负责人齐聚黄海之滨,共绘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新蓝图。
机器人打起太极,机械臂递来咖啡
整个对接会设置了政策解读、嘉宾分享、产业对接、参观考察等环节,实用而高效。
在参观考察环节中,记者跟随与会人员一起走进崂山区,探访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与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一踏入展示中心,未来气息便扑面而来:纯白的地面与墙面浑然一体,棱角分明的灯带勾勒出空间的科技轮廓,这里铺陈着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的宏伟蓝图。
步入人形机器人展区,熟悉的乐聚人形机器人静立其中,桌面上还整齐排列着六台小型人形机器人。随着工作人员按下播放键,音乐响起,所有机器人整齐起舞,乐聚机器人缓缓起势,打出一套流畅的太极,引得现场观众连连赞叹。
继续前行,一处咖啡角吸引了众人目光。这里是全自动机器人咖啡站。只见两只机械臂默契配合:一只取杯、移向咖啡出口,另一只同步接取奶泡,并轻晃奶泡杯,动作干净利落。待奶泡就绪,左臂将咖啡杯平稳前送对准奶泡杯,右臂则熟练地进行拉花,勾勒出一个精致的小麦图案。随后,左臂将成品咖啡递至顾客手中,右臂则将余奶倒弃并启动自动清洗。全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参观尾声,记者穿过一道悠长的走廊。流转的光影间,墙面上“你好,未来”四个字熠熠生辉。在这里,人形机器人的多元应用场景与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前沿科技交相辉映,科技,正悄然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企业择良木而栖,对接会收获“百年之约”
紧接着,记者一行来到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园区内六栋单体楼座错落有致,每栋建筑布局各异。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园区建设已基本完工,正进行最后收尾,已有300家企业抢先入驻。参观现场,一位随行企业负责人当即表达了入驻意愿。
“我正在详细了解产业园的各方面优势,园区为我们创造如此优越的条件,相信入驻后,我们企业将插上腾飞的翅膀,大有作为。”山东海斯特创智实业有限公司旗下青岛公司中研佰斯特总经理郭菁华表示,“这里作为人工智能企业的聚合平台,必将强化企业间的链接,配套服务会更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衔接更紧密。依托这一平台,企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郭菁华介绍,公司非常重视企业高科技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阶段投入了大量时间与资金。近年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饲喂系统设备已正式投产,为多家央国企及大中型畜牧企业提供了先进的现代化人工智能养殖设备。
此次参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对接会,她同样收获颇丰。会议期间,她就收到了多家客户抛来的“橄榄枝”。“我们企业也从事轴承研发,今天上午就有客户与我探讨海底机器人轴承防锈技术。回去后我将抓紧推进这一项目对接。若能研制出百年不锈的轴承,必将推动该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她高兴地说。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全年有望突破900亿元
在开幕致辞环中,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透露青岛今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900亿元。
王波在致辞中亮出青岛的城市硬实力与人工智能产业底气:作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现代海洋城市,青岛经济总量达1.67万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9076亿元,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跻身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第六。青岛在人工智能赛道,集聚机器人及零部件企业近百家、人工智能企业500余家,形成全链条生态,今年前三季度产业规模达590亿元,全年有望突破900亿元。超8万家制造业企业、千亿级海洋经济构筑多元应用场景,搭配5700P算力、100亿元产业基金、2900亩专业园区及专项政策,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王波表示,青岛将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与各方深化产业集聚、协同创新,共建“大脑—小脑—肢体—应用”全产业链体系,共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颜承捷介绍,“十四五”以来,山东移动在鲁累计投资超400亿元,在青岛构建起“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公司已建成中国移动青岛智算中心,本地算力超400P,远程纳管智算超1800P,5G-A网络实现毫秒级时延、厘米级定位全覆盖,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依托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全栈能力,打造“齐鲁智聚平台”,在青岛落地政务大模型、海洋大模型、工业大模型等近百项应用。
活动现场,王波与颜承捷共同为山东移动海洋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岛)、中国移动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山东)挂牌。作为山东移动新设二级研发机构,实验室以海洋大模型研发为核心,聚焦产业、科研与政府治理三大方向,打造MaaS平台、“观海”大模型等“五个一”能力体系,将服务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青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注入AI动能。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此次对接会实现优质资源与本地需求精准匹配,为产业搭建高效合作平台。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将持续优化环境、强化支持、拓展场景,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深化全产业链建设,全力打造北方地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与重要研发制造中心,让科创成果在黄海之滨落地生根。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吕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