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立体种植架、一体化单人拉力播种器、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场、智能“醒狮承韵”……展台前,一批获得国家级比赛的获奖作品吸引着观众新奇的目光。11月13日,密云区特色发展教师研究工作室总结大会召开,8个“工作室”分别以总结汇报、主题论坛、成果展示、汇报演出等形式纷纷晒出自己的亮眼成绩单。
据密云区教委副主任尹玲玲介绍,密云区自2023年3月正式启动8个特色发展教师研究工作室建设,邀请17位首都高校、科研院所和校外教育机构及学校的专家担任导师,青少年宫和学校24位专业教师领衔,选拔200余位教师深度参与,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探索与实践。
三年中,教师研究工作室整合科技、艺术、体育三大领域核心力量,构建起“高校、科研院所和校外教育机构导师+领衔教师+骨干学员”三级联动体系、“精准培训+课题引领+校际协同+成果转化”四位一体培养体系,实现“研训教”的深度融合。
“8个教师研究工作室,就像八束聚光,各自闪耀却又彼此交融。”密云区青少年宫副主任孔海燕说。合唱工作室特邀著名指挥家孟大鹏坐镇,老师们不仅练硬了“自身演唱”的基本功,更练就了“辅导学生”的硬本领。舞蹈工作室破解舞蹈教师紧缺难题,以宫校联动为核心抓手,让更多学生站上了梦想的舞台。书法工作室,从笔法技巧到文化传承,每一笔都藏着“以字育人”的巧思。美术工作室从传统技法到创作思路深耕细作,把家乡美定格成艺术佳作。戏剧工作室,“以剧育人”点燃师生表演热情。科创工作室,深耕科技创新作品制作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在创新主题诠释中同步提升教师辅导能力和学生科学素养。足球工作室紧扣“健康第一”理念,让更多学生在绿茵场上收获健康与成长。
如今,工作室培养出的骨干教师,正以“种子”姿态辐射全区,近600名创新人才培养,让优质教育的养分渗透到每一所学校,学校实现特色教育从“零散探索”到“品牌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密云区教委主任杨福军表示,工作室破解真问题、培育真人才、产出真成果,推动了教师、学生、学校三维跃升。未来,密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成果转化、素养提升、辐射引领”为三大攻坚方向,重新优化工作室类别与研究内容,推动工作室从“数量积累”向“质量跃升”、从“个体出彩”向“整体卓越”转变,为密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