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人工智能的双重价值:助推积极气候成果与赋能能源转型研究报告(英文版)
报告共计:45页
KPMG报告:人工智能在气候行动与能源转型中的双重价值总结
KPMG 2025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人工智能的双重价值:助推积极气候成果与赋能能源转型》指出,人工智能虽能耗显著,但在气候改善和能源转型中的积极作用远超其环境足迹,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该报告基于对20个市场1202位高管的调研及行业案例分析,揭示了AI在气候行动与能源转型中的核心价值、实践进展及推进路径。
AI的气候贡献体现在多领域的高效赋能。在减排方面,AI通过优化能源系统、工业流程和交通路线等,预计到2035年每年可减少32亿至5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在能源系统中,AI助力电网运营商实时平衡可再生能源供需,美国PJM电网借助AI缩短清洁能源项目审批周期;交通领域,AI预测模型可减少50%以上的飞机尾迹碳排放,优化货运路线降低能耗;农业、制造业和建筑行业也通过AI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减排。此外,AI在气候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循环经济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如通过卫星数据分析监测森林砍伐,加速低碳材料研发。
AI正成为清洁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其激增的能源需求催生了对清洁能源的巨大市场拉力,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商业化周期从数十年缩短至数年。超大规模科技公司、公用事业企业和开发者纷纷行动,62%的大型数据和AI运营商计划到2027年自行生产清洁能源。电网也在AI助力下向智能动态系统转型,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整合。同时,AI推动能源消费模式变革,超大规模科技公司从能源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通过现场发电、长期可再生能源协议等保障能源供应。
报告指出,AI与能源转型的融合仍面临多重障碍。基础设施瓶颈、政策滞后、融资挑战等导致进展不均衡,仅29%的组织将净零承诺延伸至整个价值链。电网容量限制、可再生能源项目审批周期长、成本与融资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对此,报告提出未来24个月是关键行动期,需多方协同发力:超大规模科技公司应锁定可再生能源产能、投资清洁能源资产;公用事业企业需升级电网基础设施、优化连接流程;开发者应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拓展储能解决方案;投资者需加大绿色项目资金投入;政府则应简化政策框架、加速审批流程。
总体而言,AI并非气候行动的负担,而是实现净零目标的最强加速器。其能源消耗所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推动了基础设施升级、技术创新和跨行业协作。通过整合AI与能源战略,强化多方协同,可将技术的能源需求转化为清洁可持续未来的发展动力,实现数字转型与气候目标的双赢。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