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15日,北交所将迎来开市四周年。四载深耕,北交所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印证了“中小企业有活力,中国经济有韧性”的深刻逻辑。值此之际,大河财立方推出《北交四年 赋能向新》策划,展现北交所四载耕耘的亮眼成绩,传递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信心与力量。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郑棋文】 11月15日,北交所将迎来开市4周年。
4年来,北交所始终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差异化定位,积极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力量不断凸显,市场功能稳步发挥。
4年来,北交所这一国家级资本平台“活水”也在持续润泽中原,一批深耕细分领域的河南“小巨人”借此跃登资本市场舞台,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11月13日,河南共有13家企业登陆北交所,数量位居中部六省第一,总市值突破350亿元。同时,6家豫企正在冲刺北交所上市,豫股后备企业储备充足、梯队健全。
河南13家企业登陆北交所
数量居中部六省第一
2021年11月15日,随着同心传动等81家公司上市的钟声响起,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
作为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开市,也为河南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重要融资渠道。
彼时,河南一批极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迅速捕捉到这一重大机遇。恒拓开源、利通科技、惠丰钻石,众诚科技、东方碳素、许昌智能——河南企业北交所上市热情持续高涨,捷报频传。
截至目前,河南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已达13家,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在中部六省中更是位列第1位。
Wind数据显示,河南13家北交所上市企业首发募集资金合计28.3亿元,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而在企业端,北交所为企业带来的感受则更为直接。秋乐种业董事长李敏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上市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也为公司带来了多维度的战略赋能。
经济学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作为国家级资本平台,北交所为河南中小企业注入资本新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差异化制度价值,推动区域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宋向清进一步分析,河南企业能够形成奔赴北交所的“加速度”,背后有多重动力支撑。一方面,源于区域内市场主体的主动作为与战略布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级政府精准有力的政策赋能。
近年来,河南省将企业赴北交所上市作为战略抓手,连续出台多项针对性扶持政策,通过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协同发力,为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铺设“快车道”,显著提升了本土企业赴北交所上市的信心与积极性。
总市值突破30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九成
依托北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撑,河南北交所上市公司不仅实现了数量突破,更迎来了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河南13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78亿元,净利润1.95亿元。其中,利通科技、硅烷科技、天马新材3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2亿元,近半数企业净利润超千万。
在市值方面,截至11月13日收盘,河南13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合计市值约351.83亿元。其中,9家企业市值超过20亿元。

立足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平台定位,北交所积极支持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创新精神也已深度融入北交所河南上市公司的发展基因中。
数据显示,13家河南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13家北交所上市企业高度重视创新研发。近半数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实现同比增长,金额从200多万元至2000多万元不等。具体来看,驰诚股份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61%,秋乐种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03%,利通科技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75%。
豫股后备军团崛起
6家企业冲刺北交所上市
河南北交所上市企业的“增量”,源于后备力量的“存量”;而豫股后备军团的持续壮大,离不开河南优渥的发展土壤。
早在2022年3月,河南就在全国率先探索政府参与风险补偿的“专精特新贷”服务模式,集结银行、担保等多家金融机构协同发力,通过风险共担、利率优惠、简化审批等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支持。
同时,河南加强后备资源挖掘培育,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助力”活动,通过已上市公司帮扶提升拟上市企业质量;支持已上市科技型企业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催生了优质企业集群,成为河南上市后备力量的核心骨干。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河南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9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7.3%。截至今年9月,全省上市辅导备案企业达32家,形成了“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良性循环。
9月3日,河南又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鑫宇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冲刺北交所上市,目前已进入辅导阶段。
此前的6月,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鹤壁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向北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并获受理,拟募资金额分别为2.6亿元、4.52亿元。
此外,还有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佛光发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新世纪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从河南北交所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到如今蔚然成林的豫股后备军团,这一变化正是北交所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河南答卷。”宋向清表示。
展望未来,宋向清认为,河南应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既要提升中介服务能力,引进头部券商、律所设立区域总部,提高上市辅导质量;又要完善风险投资体系,扩大省级科创基金规模,引导私募基金投向北交所后备企业;还要加强投资者教育,通过“走进北交所”等活动,提升河南本土机构投资者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