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双十一”进入尾声,顺丰速运青岛华骏转运中心厂房内,全自动分拣设备如流水般运转,AGV无人叉车在既定线路上穿梭往复,高速摆轮精准地将包裹分流——这座刚刚完成智能化升级的物流枢纽,正以从容姿态迎接第十五个“双11”的考验。
更新升级后的厂房里,大型职能分拣设备正在运行。
智能设备集群上线,产能提升60%
“今年‘双11’峰值当天进出港量同比增长20%,但我们的应对更加从容。”青岛华骏转运中心经理展毅站在刚更新升级的厂房内说道。在他身后,新投入的天工木马扁平件分拣机正以惊人的效率处理着成摞的包裹,六面扫分拣设备凭借360°无死角扫描能力,实时读取包裹任意面的面单信息。而在厂房的另一端,无人驾驶叉车正在不知疲倦地运送着高大的快递篮筐。
这批智能设备的集体上岗,让中心整体产能提升60%,人工投入显著减少。展毅指着正在自主作业的AGV无人叉车说:“它们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极大地提升了装卸效率。”
天工木马扁平件分拣机正在用机械臂高效分拣快件。
运力储备充足,时效再创新高
为应对旺季需求,青岛顺丰新储备了近500名一线收派员和300多台中转车辆,并增加大客户流水发车频次。在时效方面,其“同城半日达”服务已实现大件包裹20-2000公斤跨省最快7小时送达。更引人注目的是,依托山东省内高铁资源,部分快件可实现最快6小时直达。
包裹在厂房内流水般被高效分拣。
“以往担心‘双11’送货慢,今年反而比平时更快。”家住市北区的市民王女士表示,她11日凌晨支付的订单,当天下午就收到了快递。
近日快递单量上升。
前置仓模式成熟,爆仓现象消失
在越来越成熟的前置仓模式下,今年“双11”的快递体验已与日常无异。从下单到收货,最快可实现小时达、当日达,普遍实现次日达或隔日达。往年常见的快件爆仓、送货延迟现象几乎绝迹。
少量工人分拣异形快件。
“现在不是考虑如何把货发出去,而是如何让客户体验更好。”展毅经理坦言,经过多年探索,快递行业已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旺季应对机制,通过智能预测、前置仓储、动态路由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海量包裹与平稳体验”的平衡。
工厂内,少量工人辅助机器的运行。
厂房内,AGV无人叉车排队等候“拿件”。
一台送完货的AGV无人叉车正在根据指定路线自行返回。
AGV无人叉车在既定线路上穿梭往复,搬运快递篮筐。
工厂内,少量工人辅助机器的运行。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