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监控班班长助理李元在输电监控中心对全市关键区段输电线路通道的线上轮巡,排查是否有易燃物堆放等火灾隐患。
这是江苏创新构建的一道电网智能“防火墙”。依托超16万台输电通道沿线的高清可视化设备,江苏供电部门研发出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智能预警系统,打造“空天地”立体防控网络,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全天候智能感知。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一处输电线路下方突发秸秆自燃。几乎同一时间,附近的可视化装置精准捕捉异常,人工智能分析平台立即告警并推送附近网格员。从发现到现场处置完成,全程10多分钟,一场可能引发线路跳闸的火情被及时化解。
“过去要靠人工巡线,隐患发现慢、响应滞后。现在依托智能预警系统,隐患识别和处置从‘小时级’提速到‘分钟级’。”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副主任何轶聪介绍,该系统能自动识别烟雾、机械施工、树障等多类风险。尤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吊车、泵车等大型设备施工日益增多,能有效防范外力破坏,大幅提升电网安全性。
眼下,随着迎峰度冬保供电关键时期临近,江苏已实现全省220千伏及以上主干电网关键区段可视化全覆盖,形成“云端研判、线上派单、属地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这一机制不仅推动电网运维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型,更将为长三角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供有力支撑。”何轶聪说。
张春艳 徐多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