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0日电 (记者 张林虎)9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WRCT)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扣叮赛项呼和浩特选拔赛,在首都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实验小学正式启动。
开幕式上,赛事负责人张志刚表示,世界机器人大赛被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此次选拔赛不仅是呼和浩特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科技盛事,更是落实“双减”政策、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首都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实验小学校长陈素琴表示,机器人技术是未来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赛事不仅考验选手的专业知识与问题解决能力,更全面锻炼他们的抗压能力和综合素养。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赛罕区各中小学的240余名选手正式投入比赛。除核心竞赛环节外,组委会还创新设置了科技作品展区、校长论坛、家长讲座及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
在科技作品展区,由大学路小学五年级双胞胎武承灏、武卓灏发明的“太阳能路灯智能追光调光增效装置”备受关注。这项源于二年级时的小小创意,已先后荣获第39届内蒙古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
在校长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卢宇作了题为《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专题讲座。家长讲座环节,内蒙古自治区信息科技学科兼职教研员刘凤祥则与家长们分享了中小学生AI素养的培养路径。
据了解,世界机器人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的超过5万名选手参与。2020年,大赛入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竞赛名单,并实现竞赛成绩国际互认。本次选拔赛不仅为青少年搭建了展示科创才华的舞台,更通过“以赛促学”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校的普及,为科技强国建设储备后备力量。
据悉,大赛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科学技术局、赛罕区教育局、赛罕区科学技术协会与深圳腾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首都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实验小学、呼和浩特市小伦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