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毕业的脱口秀演员,发现努力没用
创始人
2025-11-11 14:45:20
0

“衡水中学”、“北京大学”、“脱口秀演员”,这三个关键词连起了谢谢的故事。

从衡水中学毕业,考上北京大学后,谢谢没有继续按部就班的人生,而是旁逸斜出地讲起了脱口秀。他参加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在节目里调侃衡水中学,把抓早恋的老师比作“恋综观察员”,想象就算有变态杀手闯入衡中,埋头苦学的高中生都不会抬头。

他的表演被衡水中学的老师看到,老师称他为“戏子”,说他靠抹黑母校获利。谢谢得知后,转头又把这件事写成新的段子。

我也毕业于衡水中学。毕业后的很多年里,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屏蔽高中相关的消息,直到看见谢谢出现在综艺里,他轻盈地向过去挥出一拳,好像给许多衡中学生出了口恶气。

但谢谢的经历没有段子里那么酷。谢谢在意比赛成绩,甚至在意得有些过火。他试图走出旧的思维模式,但这不是念一句“别在意成绩”就能解决的事,他在对抗养育了自己十几年的思想土壤。

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的,不是觉醒的结果,而是过程。谢谢的这场“成人礼”,有抗衡、妥协,仍在进行中。

01.

“好想先得到,再说不在乎”

我和谢谢见面那天,北京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的比赛已经过去很久,一切恢复原貌,谢谢还在消化成绩带来的情绪。

比赛前期他高歌猛进,第一赛段下半场排名第一,第二赛段高分晋级,战胜了非常资深的选手,前三个赛段的总分在所有参赛选手里排名第二。

直到半决赛,两票之差,谢谢被淘汰。

他在社交平台写下大段淘汰感言,综艺录制距离播出有一段时间,他本以为时间会冲淡执念,可以让他在节目播出后轻描淡写地说:“没事的,我没那么在乎名次。”

但谢谢根本做不到。淘汰感言里,他写:“好想先得到,然后再说不在乎。”

他频繁地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观众的反馈,很多观众惋惜自己喜欢的演员没能闯进决赛,谢谢很少在其中看到他的名字。

“感觉在大家眼里,我本来也不是会进决赛的选手,但是从我的成绩来看,我其实是值得进的。”

有观众会列出心目中应该进决赛的演员名单,有的名单里写着“谢谢”。他点进发帖人的主页,发现对方没有因此关注他。

成绩和关注度的不匹配让他意识到自己是综艺里的配角。谢谢做起了算术题。他计算所有演员的总分,算上半决赛的成绩,他大概排在第七、第八名,就算只有十个晋级名额,他也应该是其中之一。他甚至会计算每一期节目里,自己出镜的时间长短。

“我就会很介意,我觉得已经讲得那么好,拿了那么高的票,但是很多我以为可以在镜头里呈现的内容,最后都没有出现”,谢谢又说了一遍,“我就会觉得很介意。”

综艺的世界和考试的世界不共享一套运行逻辑。为了考试每多做一道题都是有用的,录综艺则不然。导演组和谢谢要过在北大上课的素材,包括第三赛段他发着烧比赛,扛住压力晋级,这些故事最后都没能在节目里呈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录综艺和考试也很像——当你复习过的题目全都没考。

谢谢有自我安慰的方法。有时他会告诉自己成绩和关注度是两码事,不能相提并论,有时他会想起大学课堂上的传播学知识,站在第三方的视角审视他的经历有没有足够的反差,有时他展望未来,继续打磨段子,调整心态。

更多时候,他就是想不明白,努力怎么会没用呢?“我现在处于第一次,在一件大事上,发现努力无效的冲击之下。”

02.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衡中

“努力有用”。

这是包括我和谢谢在内,许许多多衡水中学毕业生都奉为圭臬的人生信条。像是一棵扎根在脑海中的参天大树,要追寻这个想法的起源,得回到幼苗破土而出之前。

第一次听到“衡水中学”这四个字的时候,谢谢还在沧州读小学。他小学班主任的女儿从衡水中学毕业,考上了同济大学。

衡水中学像一个在所有河北小孩间流传的都市传说。在谢谢还不知道什么是同济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记住:上衡中等同于上好大学。

升上初中后,就像衡中会宣传每年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一样,谢谢所在的初中也在宣传每年有多少人考上了衡中。努力-上衡中-上好大学,在谢谢心里构成了一个天经地义的循环。

他回忆自己小学和初中的经历,都像是“在为我能够适应衡中做铺垫”。

初中分班考试,谢谢考了全班第二。老师和所有同学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着重介绍了全班第一。他懵懵懂懂地意识到,好像大家只会关注第一,第二都不行。后来他终于考到了第一名,“开心到躺在地上打滚”。

进入衡中后,成绩和更多东西绑定在一起。每次考试会按照上一次的排名进入不同考场,成绩最好的人去往顶楼的考场,成绩差的人则要去低楼层考试。班里的每个人都要在教室门口分道扬镳,去到属于自己的楼层。

高二某次考试后,谢谢的班主任把全班男生都叫到走廊上批评。因为男生们考试成绩退步,班主任说:“你们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法娶妻、生子、养家。”谢谢察觉到话语中的陈腐,却也发现有同学把班主任的话听了进去。

衡中会给每一届学生举办成人礼。在成人礼上,穿着校服的学生牵起父亲或者母亲的手走红毯、交换信件、佩戴“成人帽”、宣誓。

校领导会在演讲时强调父母的辛劳,而学生能做的,便是努力拼搏,回报父母。在我和谢谢的记忆中,我们参与的两届成人礼,都以父母和孩子的抱头痛哭作为结束。

考上心仪的大学、出人头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些对高中生而言或遥远或近在咫尺的未来,通通被浓缩成一扇名为“幸福人生”的大门,努力则是唯一能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像个一目了然的公式:努力=成功。这个公式对成年人来说过于简单粗暴,但足以成为学生们的信仰。

为了打开那扇光彩熠熠的大门,眼前难捱的一切都只是需要付出的代价。

那些“代价”有的被谢谢写进了段子里,有的没有。那些“代价”包括:几周乃至几个月不洗澡,用餐时间不足十分钟,每一分钟都用来学习,没有隐私,教室前后安装数个摄像头,不能在上课或者自习时喝水、长时间翻找卷子……

在“幸福”大门前,学生们做的一切都出于自愿。

如果成绩不好,谢谢会抢先在心里做出无数预设:父母会失望、老师会批评,同学朋友可能看不起自己,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没有条分缕析的逻辑,而是一种来自心底的,全方位的负面反馈。

幸运或不幸的是,“努力=成功”这条公式,总是在谢谢的人生中应验。

高考的考场上,数学很难,同考场有人边答题边哭,但谢谢超常发挥上了北大;他从小看《今晚80后脱口秀》,想从事喜剧工作,一进大学,他就加入了脱口秀社团,后来做了社长;带着吐槽衡中的段子,他参加喜番新梗赛,最多的时候一周上九场开放麦打磨细节,一举拿到冠军。

直到参加《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谢谢在第一轮讲了让他在线下夺冠的那套段子。第一个梗讲完,坐在评委席上的大鹏拍灯,其他选手边听边拍大腿,观众前仰后合地笑了整场。

整段表演结束,谢谢长舒了一口气。

耀眼的闪光灯下,观众齐声鼓掌高喊:“冠军!冠军!冠军!”

03.

抗衡者

表演播出的当天下午,谢谢收到高三班主任的许多条语音消息。

谢谢没听,逐一转成文字。对方指责他靠抹黑母校获益,批评他的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想让他把视频下架。

谢谢没回,高三班主任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谢谢父母对他的脱口秀表示尊重,班主任又给几个和谢谢关系不错的同学发微信,同学们默契地回答自己也联系不上谢谢。

其他任课老师陆续发来消息,谢谢都没有回复。类似的施压后来又发生了好几次。谢谢在社交平台上发出长文字,总结自己在衡中学习的心路历程,高中班主任要求他删掉,因为会被“有心人断章取义”。有人私信谢谢,衡中的班会上,有老师做了PPT批判谢谢是“戏子”。

可是谢谢已经毕业了。衡中的老师们还在擅自当他的老师。

他把这些经历写进段子:“节目刚播,高中班主任给我发微信说:删了。他说你这样说你的母校,是非常恶劣的。我没弄明白,怎么就母校了,我母校不是北大吗?”

教师节那天,谢谢给自己的小学和初中班主任寄去了北大的月饼礼盒。他把和老师们的对话截图发到社交平台上,配文是:“祝所有配得上‘人民教师’这四个字的老师们,都能生活美满、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他感觉自己在慢慢变成抗衡者。如果过去他是一个完全的被压迫者,那么现在,他成了毕业生,对手是一个学校,天平的两边似乎平等了一些,他可以进行一些反抗。

很多衡中毕业生给他发私信,有人时至今日依然饱受困扰,ta们感谢他用幽默的方式讲出那段沉重的经历。

谢谢妈妈看完节目哭了。她之前听过儿子的段子,直到谢谢在采访中讲出那段过往,妈妈才意识到衡中给他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其实,谢谢的反抗发生得更早、更隐蔽。

刚上衡中时,他试图适应这里的苦,后面慢慢找到了制度的缝隙。早晨跑操,其他同学拿着学习资料大声朗读,他会抄首歌词,混在读书声里,大声读出歌词;早读的时候,他用书挡着脸,悄悄跟同桌讨论中午吃什么;听到摄像头没有运转,他起劲地转笔;课间老师拖堂,全班鸦雀无声,他会走出教室上厕所……

整个高中时期,他做过最出格的一件事,是偷偷把mp3带去学校,半夜他会裹在被子里,听一会歌再睡觉。

每次从缝隙里透一口气,他就能暂时抽离出衡中的生活,享受短短的“课间十分钟”。和mp3一起,为谢谢搭建出喘息空间的,还有喜剧。

他在午休时看李诞的书,好不容易放假,谢谢会把攒着的喜剧综艺一下子全看完,好像这样就能积蓄更多的力量,应对回到衡中的生活。

高中毕业后,谢谢有意识地远离高考相关的一切。他没有提前估分、对答案,确认成绩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后,他又把填报志愿的工作全部交给爸妈。开始说脱口秀后,衡中的经历迟迟没有被他写进段子,直到比赛的压力不断逼近,他才不得不从脑海中打捞素材。

他当然做过衡中相关的梦。梦里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宿舍,身边空无一人。他慌了,四处找人、喊人,直到跑进教室,发现所有人都在考试——那是高考第一天,大家在考语文。

这样的梦后来渐渐变少,谢谢知道自己潜意识“好像要逃离那段记忆,就连和当时的朋友也很少联系”。朋友们也不约而同地减少了联络,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向前看,向前走。

节目播出后,谢谢点开北京大学衡中校友群,想看看其他考上北大的衡中毕业生们,会不会讨论自己。

群里一片沉寂,上次有人发消息还是半年前。

04.

不是一个潇洒的人

回到谢谢止步半决赛那天。

嘻哈开场,讲了自己小学被男同学偷剪头发,爸爸帮忙撑腰的故事。嘻哈爸爸对着男同学的家长说:“我现在就把你儿子头发剃了。”

轮到谢谢上台,他分享了初中时的经历。为了把学生们送进衡中,初中老师会站在校门口挨个审视学生的发型,不合格的当场剃头。“重要的不是剃头,是服从命令”。

王越接在谢谢后面,她18岁出社会工作,怕被人看轻,就剃了板寸装作不好惹。“谢谢的板寸是学校给你剃的,我的板寸是社会给我剃的”。

回忆这三段表演,谢谢觉得嘻哈的故事是最理想状态下的还击,自己的状态是学生时代的服从,王越则是社会语境中的无奈。

“当时我没有像王越这样的经历,但是现在更能和她共情了”,谢谢笑了笑:“我今年参加节目就像是被社会剃头的过程。”

说话的时候,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有几绺挑染了深绿色,在光下若隐若现并不明显,需要很认真才能发现细微的不同。

确认被淘汰前,谢谢一直在算分。

他的表演拿到174票,按照往常的经验,晋级线是175票。黑灯忘词了,好几个演员接连失误,他心里的希望大了一点。然后翟佳宁炸场,刘旸也表现很好,希望又小了回去。

等待的时间很难熬,他开始提前准备淘汰感言。现场的观众换了一批,新观众没看过他的表演。有中年男性评委发言,认为脱口秀演员淘汰时也不该太过伤感。谢谢直觉那个场子不属于自己,他很恐惧,担心没人想听他说话。

淘汰名单宣布,谢谢走上台。他一个一个说出自己想感谢的人。这段长长的感谢名单后来被节目组倍速放出。在现场,他的恐惧被印证,他觉得自己和观众没有建立连接。

“观众好像不在乎我说了什么,比如我说自己前三个赛段总分第二,我以为观众会欢呼,说厉害厉害,我提到淘汰,观众可能觉得可惜可惜,但那天就完全没有。”

他越来越沮丧,写好的感言也读得磕磕巴巴,“稀里哗啦的”。

按照节目惯例,从半决赛开始,每个演员淘汰时,现场都会放出ta为自己挑选的离场音乐和文字。谢谢早早选好了陈奕迅的《谢谢》,那句歌词是“谢谢你的照顾,你的离开,让我对爱有更多了解。现在才说也许太晚了一点,失去过的人会更珍惜一点”。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他想留给观众的最后一句话。最开始上节目,他没什么压力,作为只讲了两年脱口秀的新人,他没有设定目标。比着比着,成绩超出预期,他忍不住开始想象自己会获得更大的知名度。

确定离场文字的时候,节目还没播几期,上开放麦时没有太多观众认识他。“我第三轮成绩老好了,虽然现在还没人认识,但是等着吧,等后面几轮表演一播,就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直到淘汰,离场文字打在大屏幕上,这句话变成了讽刺。

现场的音乐声很小,听不清他精心挑选的歌词,谢谢一直没有学会写连笔字,那两行字“写得很小孩”。“这句话也不帅,写的字也不帅,淘汰感言没说好也不帅,走下台的时候没人跟我击掌,也不帅,整体一点也不帅,走得不潇洒。”

我问他,有没有想过不在乎现场,也不在乎观众,就是站在台上,把所有想说的话通通说出口。

谢谢想了想回答:“我希望自己是那样的人,但是最后还是做不到。”

05.

“在喜欢的领域更快乐一些”

不过,淘汰那天晚上没有想象中难熬。

谢谢所在的战队团灭,大伙嘻嘻哈哈地自我调侃,事情好像就过去了;刘旸给他发来长长的安慰消息,情绪消解了一点;和厂牌的朋友们吃饭,和爸妈聊天,情绪又消解了一点。

直到飞回北京,周围的热闹散去,绵长的余味浮上心头,谢谢只能自己想办法消化。

对成绩的执念在破坏喜剧给他带来的快乐。为了打磨段子,他会频繁上开放麦,直到练出肌肉记忆,但这种肌肉记忆恰恰消磨了表演时的激情。

他把自己的思考写成文字发布,有人说他身上优绩主义的味道太重,谢谢回复对方:“我在试图挣脱优绩主义的束缚,但没那么快。依然受到优绩主义的困扰,这就是我的现状,我必须诚实地面对它。

喜剧依然在为他搭起一座安全屋。当初在衡中努力,谢谢更多是为了让家里人开心。但是现在,他做喜剧是为了自己。

谢谢把负面情绪写成梗,每次想出一个好段子,他会自己先乐半天。身边的朋友都是喜剧人,大家经常在一块插科打诨,“这件事伴随着快乐,快乐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他写过一套和生死有关的段子,他想过钱带不走,朋友也无法联系,只有快乐的记忆能伴随自己到最后一刻。

“你一共活70年,这70年里面笑了60年,跟开心了10年,悲伤60年是不一样的。”

下次参赛还会那么在乎成绩吗?谢谢还没完全想通这个问题。但是,他知道自己能做的,也只有打磨内容,提升成绩。对他而言,把优绩主义和自己想要的东西结合起来,好像暂时还可以接受。

“努力-成功”依然是他脑海中最习惯的那条通路,有可能努力无法带来收获,但是他也暂时没有想到其他办法,于是决定“习惯性地再努力一下试试”。

单口喜剧很包容,每个脱口秀演员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路径。和许多人的故事比起来,谢谢的人生似乎少了点可能性,所以我问他:“你有想过和谁交换人生吗?”

他一口气说出了六个名字,详细地列举每个演员让他羡慕的部分,然后又一一否决:“别人让我羡慕的同时,一定有ta的代价。”

谢谢最后看着我的眼睛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要经历的东西。我不想成为任何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来教教您“微信红包真的有挂吗... 我来教教您“微信红包真的有挂吗”!外卦神器下载您好,微信红包这个游戏其实有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
今日分享“决胜奕福有挂吗”!详... 网上科普关于“决胜奕福有没有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决胜奕福作*弊开挂的方法以及开挂对应的知识...
最新一款“微乐掼蛋有没有挂”!... 家人们!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微乐掼蛋透视挂怎么安装这个问题咨询软件客服徽9784099的挂在哪里买很...
今日分享“酉阳大贰究竟有挂吗”... 今日分享“酉阳大贰究竟有挂吗”!果然有透视挂您好,酉阳大贰这个游戏其实有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
实测讲解“今日长牌开挂神器”!... 家人们!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今日长牌透视挂怎么安装这个问题咨询软件客服徽9784099的挂在哪里买很...
全民发2000美元“关税红包”... 在支持率下滑、共和党于地方选举中接连受挫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提出一项引人注目的计划:利用关税收入...
实测讲解“白金岛麻将圈怎么开挂... 您好:白金岛麻将圈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9752949】很多玩家在这款...
原创 苹... 正在着急打电话,却突然发现呼叫失败,这种经历确实让人恼火。苹果手机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不是什么大问题,...
原创 7... 手机影像的第一核心就是像素,像素越高拍照就越清晰,不过同样是高像素,有些手机能带来更出色的拍照体验,...
实测分享“新星游牛牛真的有挂吗... 实测分享“新星游牛牛真的有挂吗”!其实是有挂您好,新星游牛牛这个游戏其实有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