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八院811所下属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氢能)与浙江云朵航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朵科技)联合研制的六旋翼“航鸢”氢能无人机在浙江宁波象山县顺利完成首飞。此次八院首款氢能无人机成功首飞,实现了八院无人机用燃料电池技术的首次落地应用,验证了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领域的突破,迈出了氢能动力与智能无人航空装备融合的关键一步。
伴随着引擎轻鸣声,一架蓝色氢能无人机从起飞坪平稳升空,完成一键升起、360度自旋悬停、高清变焦、智能跟随、红外拍摄、定点飞行等6项核心飞行项目。
重塑低空动力新标准
“航鸢” 氢能无人机的核心动力,来源于航天氢能自主研发的氢电航空发动机产品。该发动机以航天氢能自主攻关的无人机用燃料电池为核心技术支撑,通过高效能量转化,为无人机飞行提供稳定动力输出。
作为新一代低空装备动力解决方案,氢电航空发动机兼具长时续航与瞬时大功率输出的卓越性能。项目技术负责人宋永平介绍,搭载此动力系统的无人机续航时间可达5小时,是同类型锂电池无人机的两倍,单架次可覆盖100公里海岸线巡检,并实现1-4分钟极速加氢。新型阴极闭式技术攻克了其他动力形式常见的低温、高海拔动力不足难题,产品实现-30℃到50℃超宽温域稳定运行、5000米海拔满功率输出。同时,配合毫秒级恢复时间的故障响应设计,产品可为无人机在复杂恶劣场景下作业提供稳定动力保障。
此外,氢电耦合安全设计通过“氢电双防+联动护险”,为发动机筑牢“双保险”,从源头杜绝隐患,使得无人机安全性能超行业标准。同时,燃料电池运行过程生成物只有水,实现零废气排放,为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洁高效动力方案。
释放低空经济全价值
从海岸线安防到偏远海岛救援,氢能无人机的应用,将绿色动力转化为覆盖国计民生的实际价值。立足市场需求,航天氢能精准布局多元应用场景,释放氢能低空装备的巨大潜力。
在口岸安防与民生保障场景中,该款无人机以高性能与高可靠性为国计民生注入“强心针”。针对象山925公里海岸线,无人机凭借100km超长续航,单架次可覆盖近1/9海岸线,构建“24小时空中监控网络”;在防入侵等安防工作中,可使人力成本降低60%以上,响应速度提升3倍;针对象山50多个偏远海岛,其物资与医疗用品输送效率较船运提升10倍,成功搭建“空中生命通道”。
引领全球低空绿色变革
航天氢能项目负责人祖文强介绍,本次首飞成功,无人机用燃料电池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了100%国产化,极大提升了我国在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低空经济是全球新质生产力竞争赛道,氢能渐成低空装备动力“新主角”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此次首飞是八院氢燃料电池技术向低空场景延伸的重要里程碑,验证了氢能动力在多旋翼无人机平台上的可行性,也为后续产品系列化、规模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续,航天氢能将制定全域发展布局,以核心产品为基础,加强区域深耕与内外协同,构建氢能航空产业生态,打造500W-200kW氢燃料电池系统,覆盖从微型无人机到大型飞行器的动力需求。同时,融入低空经济产业链,打造示范应用场景,加速产品迭代。
作者:陈 玉 缪新培
摄影:陈 玉
编辑:冯 健
责编:刘佳凝
监制:王姝书 沈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