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当地时间7日报道,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证实,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逝世,享年97岁。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一起在1953年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在为自己赢得诺奖的同时也为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获得诺奖后的沃森也长期因“黑人因基因智力低”等歧视性言论而饱受争议。
晚年的沃森BBC
在DNA于1869年被发现后,科学家直到1943年才发现是DNA构成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然而,DNA的具体结构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谜,这极大地阻碍了科学家进一步理解生物的遗传在分子层面的具体机制。
沃森与克里克受伦敦国王学院研究员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拍摄的DNA的X射线照片启发,于1953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种可能结构》的论文,首次揭示出人体DNA的双螺旋结构。
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复制,并在被大量其他实验验证后成为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底层理论基础之一。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被共同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沃森和克里克的著名合照剑桥大学
然而,尽管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堪称泰斗,沃森后来的一系列关于种族和性别的歧视性言论也严重损害了他的声誉和在学界的地位。
例如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他声称基因导致了黑人和白人平均智商的差异。而在2007年,沃森曾对《泰晤士报》表示,他对非洲的前景“天生感到悲观”,因为“我们所有的社会政策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的智力与我们相同——而所有的测试都表明并非如此”。这些言论导致他失去了自己长期工作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所长的职务。
2019年,沃森再次发表了类似将种族与智力之间进行联系的言论,这进一步导致冷泉港实验室剥夺了他荣誉所长、荣誉教授和荣誉理事的头衔。该实验室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沃森博士的言论令人愤慨,毫无科学依据。”
沃森本人也感到和主流科学界格格不入,并至死都坚持认为人类族裔的智商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2014年,沃森曾以480万美元公开出售他的诺贝尔奖章,原因是他感到“因自己的观点而被科学界排斥”。一位俄罗斯富豪买下了这枚奖章,但随即又将其送还给了沃森。
然而,无论科学界如何反对沃森的言论,无可否认的是沃森参与撰写的《基因分子生物学》仍然是相关学科的必读书目,冷泉港实验室也是在沃森的领导下才成为了世界顶尖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DNA的双螺旋结构更是其在科学史上无可回避的重要发现。美国《时代》周刊将沃森灿烂辉煌的成果与饱受批评的言论一起,将之称为一份“充满争议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