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第4个年头。回望过去几年,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在于“连接”:以平台为载体,将人、商品、信息和各类社会服务紧密相连。而现在,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技术拐点:人工智能推动全球生产力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引发一系列深刻的生产力革命。
从我的观察来看,新技术正以一种不设上限的创新能力,进入“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迹——在热潮涌动与技术沉淀中持续突破,从概念走向现实,融入并重塑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智能医疗系统辅助医生进行精准诊断、陪伴机器人给予老年人更贴心的关怀等。
大量事实表明,AI已超越纯粹的技术属性,逐渐积淀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类福祉的潜能。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目前仍处于“值钱但不赚钱”的阶段——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大,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商业回报逻辑与广泛的应用落地。
作为一名兼具企业、省实验室及新型研发机构多重背景的从业者,我深信AI潜力巨大,但其真正价值的释放,必然依赖技术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协同演进。技术只有扎根产业土壤,才具备持续生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看见改变生活方式的创新应用不断涌现,如AI增强搜索、智能办公工具等;另一方面,我们也看见AI与实体经济的“1+1>2”效应,这不是简单部署一个聊天机器人,而是深入行业逻辑、解决核心业务痛点,如在工业制造、农业分析等领域的深度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