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
见习记者 李淑仪
11月5日上午,河北一对新人的婚车遭遇拦截,拦车者索要50条香烟作为喜钱。由于婚礼行程紧凑,新人不愿过多纠缠,最终选择弃车离开,未报警处理。
11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当事婚车车队司机宋先生。据其介绍,当日婚车从新郎家中前往新娘所在的酒店接亲,在刚刚接到新娘还未出酒店停车场的时候,就遭到了拦车者拦截。对方开口索要50条香烟作为喜钱,新人表示未准备如此大量普通香烟后,对方进一步提出可替换为等价值的10条高档香烟。双方沟通无果,僵持一小时后,新人最终放弃用车,自行离开现场。宋先生指出,当地婚礼常用喜烟价格约为100元至120元一条,50条香烟价值约6000元。

现场视频截图(受访者提供)
宋先生向记者表示,自己是河北廊坊市市区人,拦婚车事发地位于河北廊坊市一辖县,自己来该辖县出婚车系当事新郎为避免遇到截车,从县级市外租用婚车。“不管是不是外地车牌,只要是婚车,可能都会被拦截。”
针对此事,事发酒店所在街道办事处接线值班人员告诉记者,拦婚车在当地较为常见,“一般遇到婚车被拦的时候,给点喜糖、烟、红包就行了。”对方还称:“结婚的时候有人拦比较好,没人拦就不好。”记者询问之前是否有市民就拦婚车一事向街道办事处反映,值班人员称记者来电是第一次有人咨询这一情况。
广东哲清律师事务所马俊哲律师认为,判断拦婚车索财行为是否违法,可从行为组织性与索要方式、金额两个维度综合考量:若存在多人组团、多次实施等“职业索财”特征,或行为人明确提出“10条烟”等具体财物要求,甚至以堵路不让走等方式施加压力,则已具备违法属性。
此类行为通常不构成抢劫罪,因抢劫罪要求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如持刀威胁、殴打车主等),而拦婚车者多依赖“软胁迫”——利用新人“怕耽误吉时”“不愿闹僵”的心理施压,并未直接实施暴力。其行为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不给钱就堵路”等威胁、要挟手段迫使对方交出财物;若索要金额达到各地1000至3000元的立案标准,或存在多次实施情形,则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需承担相应刑事处罚。此外,若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特征(如无事生非、强拿硬要等),亦可能以该罪定罪处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