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先后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签署稀土合作文件,这一系列举措能否实质性推动其稀土供应链的重建?
美国稀土企业从美国国防部获得贷款
当地时间11月3日,美国稀土企业火神元素公司宣布,将从美国国防部战略资本办公室获得一笔6.2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建造和运营一座稀土磁铁生产设施,年产量达1万吨。美国商务部也将出资5000万美元。

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火神元素公司主要生产钕磁铁,目前的年产能只有10吨。

美国稀土企业火神元素公司创始人 马斯林
未来五年内,美国需要在国内高质量地自主生产三类产品:半导体、电池和稀土磁铁,这三类关键组件几乎存在于每一台电子设备中。如果把电子设备比作人体,那么半导体就如同大脑、电池好比心脏,而稀土磁铁则类似于脊柱。
专家:没有稀土 就造不出尖端武器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美国国防部数据显示,一架F-35战机需要900磅(约合408公斤)稀土材料,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需要2359公斤稀土材料,“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则需要4173公斤稀土材料。由稀土元素生产的磁铁还用于“战斧”导弹、多种雷达系统和无人机等。

日本笹川和平财团高级研究员 小原凡司
如果没有稀土,就无法制造当今最尖端的武器,这些武器都搭载了制导系统和传感器系统等,这些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稀土。导弹能否精确命中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稀土。
阿斯麦光刻机使用稀土元素化合物

此外,半导体供应链同样大量使用稀土。市场研究机构指出,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生产的极紫外光刻机中,光源系统需要用到至少两种稀土元素的化合物。
稀土不“稀” 但冶炼分离门槛高

事实上,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少,只不过它们通常与其他元素混合在一起。因此,将稀土元素从其他矿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稀土的产业链一般包括5个环节:企业需要从稀土原矿中通过选矿得到稀土精矿;然后经冶炼、提纯后制成各种各样的稀土化合物;接着,对稀土原料进一步制备形成稀土永磁等功能材料,再制成元器件并以终端产品形式被消费使用。
美政府已入股多家矿产企业

目前,美国仅具备稀土开采选矿能力和有限的冶炼分离能力。总部位于拉斯维加斯的芒廷山口材料公司是北美唯一一家大规模开采和处理稀土矿的企业,该公司运营的芒廷山口矿是美国目前唯一一座运营中的稀土矿。

今年7月,美国国防部同意以4亿美元收购该公司15%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芒廷山口材料公司将使用五角大楼提供的资金新建一座稀土磁铁生产厂,计划2028年投产,产能将达到1万吨。投产后的十年内,该工厂生产出的所有稀土产品都将出售给美国军方。
美国先后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签署稀土合作文件

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稀土合作协议,两国政府将共同出资超20亿美元,开发澳大利亚境内的多个矿产项目。

美国总统 特朗普
我们为了这份协议,已经进行四五个月的谈判。

10月28日,特朗普在访问东京期间,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签署了有关确保稀土供应的框架协议。

日本首相 高市早苗
正如各位所知,日本南鸟岛周边海域拥有极为丰富的稀土资源。我认为,在这类重要矿物资源的开发方面,日美双方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开发。
美媒发问:多快能看到成果?

《纽约时报》认为,确定开发的矿产项目只是开始,建设一座矿山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此后还需要数年时间建设冶炼厂,从矿石中分离出稀土元素。

东京大学矿产资源专家 中村谦太郎
日本的稀土资源并非像其他国家那样,以矿石的形式存在,而是海底的稀土泥,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实用化的阶段。
亚洲新观察: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面临多重挑战
美国政府自今年7月起持续加码稀土产业布局,通过入股多家本土企业并与澳大利亚、日本等盟国强化资源合作。这一系列举措能否实质性推动其稀土供应链的重建?来看专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