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红婵。(新华社)
“我不是大家说的‘天才少女’,
成绩都是练出来的,
一遍一遍地去练,有辛苦有泪水。”
作者:刘沓椰 刘舒扬
2025年11月2日晚,广州奥体中心的泳池边,欢呼声冲破天际。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女子团体决赛门票,在开售十几秒内便告售罄,印有全红婵头像的“大头”扇子在场外热销;颁奖后,粉丝抛下的“玩偶雨”让全红婵几乎抱不过来。
从5月3日到11月2日——183天,在经历了漫长的伤病恢复期后,这位18岁的奥运冠军回来了。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的赛场上,她与队友王伟莹搭档,稳稳摘下女子团体双人10米跳台的金牌。标志性的“水花消失术”依旧,但人们看到的,已不再仅仅是那个一跳惊天下、只知“想开小卖部”的天才少女。

·全红婵与王伟莹。(视频来源:央视体育)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全红婵经历了巅峰、低谷、质疑与自我超越。2024年,她加冕“大满贯”,蝉联奥运冠军,被评为世界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2025年,她遭遇伤病,数次与单人项目金牌失之交臂。
如今,她再次让外界眼前一亮——跳台上的全红婵,更真实、更立体了。

“我真棒”
2025年4月,在跳水世界杯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站,全红婵以4.95分之差屈居亚军;接着,在加拿大温莎站,她以10分之差再次输给队友陈芋汐。面对质疑,全红婵说:“现在有很多技术需要改进,回去后会好好磨炼。”
5月初,在国家游泳中心举行的世界杯总决赛上,全红婵再次获得单人亚军。全红婵透露,在2024年巴黎奥运周期,她的身高长了7厘米,体重也增加了约7公斤。“之前很轻松,就很飘那种感觉,但现在站在台上就感觉已经要碰到水了。”
世界杯赛后在一次活动上,当被一名练习跳水的小运动员问到“有没有想过逃跑”时,全红婵大方承认:“有啊,现在就想逃。有时也想过放弃,但还是要想开一点,多和教练和队友沟通,调整好心态,给自己信心,积极努力。”
不久,全红婵便因旧伤复发,退出了包括新加坡世锦赛在内的多项重要赛事。这是她职业生涯以来最长的一次休整。她从公众视野中短暂消失,默默进行着枯燥的康复训练。靠着这份“想得开”,全红婵在漫长的伤病恢复期中坚持了下来。
直至这次复出,人们发现她“看起来壮实了不少”,但从那依旧轻盈的入水可以看出,增加的体重并未成为负担。
11月2日晚,在帮助广东队锁定胜局后,全红婵在社交媒体上发了3个字:“我真棒。”

·全红婵(右)与王伟莹。(新华社)

大满贯
如果说2025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那么2024年,对全红婵来讲,毫无疑问是丰收之年。这一年,她补齐了自己荣誉簿上的最后一块拼图。2月的多哈世锦赛上,她以近乎完美的5跳、436.25分的高分,首次夺得世锦赛女子10米台冠军,实现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大赛的金牌“大满贯”。面对赞誉,她却说:“我不是大家说的‘天才少女’,成绩都是练出来的,一遍一遍地去练,有辛苦有泪水。”
同年7月,全红婵与“最好队友、最强对手”陈芋汐搭档,毫无悬念地将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收入囊中。8月6日,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她在第一跳便再现“全场满分”的名场面,最终以425.60分成功卫冕,也为中国跳水队历史性地包揽八金立下汗马功劳。
荣誉接踵而至。她被世界泳联评为“2024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聚光灯下,她依旧是那个有些腼腆、却无比真诚的女孩:“请大家多多关注跳水,感谢大家的支持!”
过去两年,全红婵曾花很大力的气去克服“发育关”。身体发育影响的是完成动作的能力,按照全红婵在国家队的主管教练陈若琳的话说,就是“像突然换了一双不合脚的舞鞋,每个动作都要重新找平衡”。2023年亚运会前的一次采访中,全红婵就曾坦言,由于体型变化,自己的动作完成度“没有那么好”。
而如今,她在全运会上的表现证明——就像所有人看到的那样,所谓“心魔”,或许已经扫除。

新起点
经历过2024年的丰收,2025年的不易,全红婵身上的率真并未改变。
11月2日,赛前训练时,在10米跳台上,全红婵先与陈芋汐热聊,然后拉起北京队运动员张家齐的手,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些曾经或正在经历同样发育期困扰的女孩们,彼此理解,互相支持。她们是对手,更是战友。
比赛中,广东队主管教练何威仪一直站在场边注视着她,手里早就准备好了毛巾和水,一直紧紧跟随;陈若琳也来到现场,时刻关注着爱徒的表现。当“水花消失术”再次完美呈现时,两位教练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对于全红婵来说,11月2日的复出,只是新的起点,就像何威仪说的那样:“全红婵才18岁,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更重要的目标。”
下一篇: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