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3日,当时正在竞选的郑丽文在台南见面会指出,投资和平才是永远的赢家。(图源:联合报)
编者按
郑丽文于11月1日正式就职国民党主席,她也随之迎来了三重挑战——党内整合、南部布局与两岸政策。这位承载全党期待的新主席能否带领国民党走出旧格局,迈向2028岛内政党轮替的目标?《凤凰大参考》为您解读这场政治大考的关键看点。
作者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政治中心访问学者 周宏昌
编辑丨屈功泽 陈鑫琳

郑主席的新挑战,在11月1日国民党全代会时已经到来。党内上下,有热心高级看客已经搬好凳子,泡上一壶美式冷萃特调,引颈期盼权力交接困难剧本的好莱坞式年度大戏。但真实情况是,更多人抱着期待与忐忑的复杂心态,希望看到郑主席能翻新国民党,改变其“重北轻南”的格局,在2028年实现岛内选举史上,第三次轮替的目标。
目前综观台湾政界不安噪声,主要顾虑重重有三:一是郑主席提名的新任副主席们年事过高与亲陆背景;二是郑主席的党中央是否会对2026、2028两场关乎政党轮替的选举有着负面影响,三是在主席选举中,郑主席亲近大陆、寻求对话政见的长期影响。
一一拆解。首先,郑主席是国民党的新任领导人,目前只有她一人,需要承担起全体党员的期许与责任。新的领导团队成败只集中在她,现任副主席们的资历皆是能扛起协助主席责任的重量级前辈,可以整合党内各世代战力融合工作。而基层党员们的关注点,也几乎尽在新主席一人身上,聚焦在她的对内组织重建与对外论述作战能力上。
作为台南人,我们曾聚集在宫庙前的茶桌高谈阔论,期待着同是台南背景的郑主席,这次能真的有所作为,期许她能表达出深爱台湾这片土地的坚定立场,引领时政议题风向、清楚论述两岸关系、促进交流与合作、重视民生、经济科技议题等,务实地擘画发展道路与未来蓝图。更是期许新的领导团队能重视起台湾南部,设立南部常驻办公室,关注南部民生议题与统筹选举资源。
▎2025年10月18日,郑丽文在赢得国民党主席选举后发表演讲。(图源:美联社)
其次在选举方面,2026地方选举,国民党可以尝试将核心中心位置交给地方上的候选人。国民党目前没资源、没经费的窘境,几乎已是人尽皆知,特别在艰困选区。2026年,优势选区的地方党部若能做好提名前沟通工作,足够厚实的同温层足以支撑起一场场高胜率的选举;反观艰困选区的地方党部,几乎是整个南部地区,需要做到选贤与能的提名作业,征召有战斗力、有经验的参选人,而非是父慈子孝或地方派系裙带的关系人,突破传统的国民党支持圈。在2026的选举结果出炉前,讨论2028关于政党轮替的选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郑丽文(右)在台南与当地党员座谈,强调中生代接棒,团结在野力量。(图源:中华日报)
在两岸关系主张上,一位相对稳健的党主席,当然符合一般期待。然而,当下两岸关系已经处于不破不立的困境,一位敢说、敢做的新任主席,对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改革,甚至重要的两岸实际关系突破,反而可能是个开创性契机。过去十几年,在民进党当局执政下,费尽心思设置的政治沟通冰山与民间交流壁垒,实质上已经成为台湾发展的障碍。操控两岸议题似乎永远是民进党权贵们的财富与选票聚宝盆,能持续无下线地掩盖目前台湾社会诸多对立与窘迫问题的遮羞布。目前,台湾年轻族群对大陆的好感与认可度已经达到新的高度,台湾民众普遍对于两岸关系的改善交流与务实沟通对话深有期待,两岸人民当然都期待一个正向、积极和共同发展的机会。
在这次党主席选举后,国民党内实力变化和关系纠结越发复杂;新任主席背负着许多期待和观望走马上任,腾出给她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多。与其在协调与平衡权术中内耗,倒不如大胆地带领国民党,开拓出一条新的治理与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