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与听力健康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听力损失会造成老年人社会隔离感和认知功能的下降等,听力健康是一个值得终身关注的话题。那么,老年人应当注意哪些听力健康问题呢?
1.老年朋友怎样早期发现听力损失?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听力损失的早干预、早治疗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早干预对改善老人认知能力、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也很重要。
如果老人还没有进行听力检查,可尝试利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自查:一是观察法,比如老人总是要求别人重复说过的话,或者特别容易听错话,不自觉地“打岔”。老人不自觉地提高说话声音或者高大电视的声音,但是自己却意识不到声音比以前要高。老人对高调或者细微的声音不敏感,比如对家里钟表的声音或者走路的声音听不到,对于高的、细的音,像s和sh的音听不到,都提示可能有听力损失。
二是WHO推荐的一种听力自测法,建议在6米以上的安静环境中进行,受试者一侧耳朵朝向检查者,另一侧耳朵以手持堵塞住并闭眼。测试者用正常音量说出1-2个音节的词汇,由受试者予以重复。如老人可在6米距离处正确复述,属于听力正常。缩短至4米距离处可正确复述,属于轻度听力损失。缩短至1米距离处可正确复述,属于中度听力损失。1米内者方可复述,属于重度或以上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者可在医院进行临床听力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听力问题,一旦有问题就要早干预、早治疗,比如用药物、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等方法。
2.老年朋友怎样预防听力损失?
一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适当运动,低油、少盐、少糖饮食。二是远离噪声,比如有些老人人常去的广场、KTV等娱乐场所声音很大,应尽量避免噪声的影响。三是注意药物因素,老年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治疗基础病的药物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是否存在对听力的影响,如服用有耳毒性的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四是做好基础病的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与听力有一定关系,最好定期随访检查。如果确有听力问题,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提升生活质量,享受晚年生活。
作者:李涵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编辑:陈雅梦
校对:陈泽明
初审:陈阳
审核:崔乐文
长
按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