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带来的巨大电力需求,让中美人工智能之争,最终转为能源之争。
然而作为曾经的核电第一大国,美国的AI厂商却在遭遇电力危机。美国能源部警告称,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已占全国总用电量的4%以上,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6%,电力缺口正持续扩大!政府和企业互相扯皮,至今都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民用核电方案。
打脸美国的是,竞争对手中国在核电领域却捷报频传。一方面,国家队在重大核电项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就在最近,中国核电首座超大型海水冷却塔在广东廉江到顶,被誉为“世界核电第一大塔”。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也成功启动了首次核燃料装载。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加速入局,在核电站建设、重要核电设备供给等方面,为国家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以浙江一家成立已70周年的民企西子洁能为例,其从1998年就开始涉足核电,为国内众多核电站提供了600多台重要设备,并于2018 年取得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核2、3级压力容器),成为当时浙江省内唯一获此资质的大型上市企业。今年以来,西子洁能成立了专门的核能科技子公司,并就第四代核电在运行核电站清洁供热、熔盐储能等方面,与清华大学、中广核设计研究院进行合作,拓展核电融合应用。
这种“国家队+民企”的协同模式,形成了强大的势能,是我国核电产业从追赶到领先的关键。
还是那句话,算力再强,芯片再牛,没有稳定、充沛、低成本的电力支撑,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咱们就稳扎稳打,继续在能源这个根基上深耕细作,看看到底是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