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非遗数字化专题培训班
编者 按
10月27日至29日,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办、河南开放大学承办的2025年河南省非遗数字化专题培训班在郑州举办。来自全省各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工作分管领导、非遗科负责同志,非遗中心负责同志及数字化建设工作人员,省非遗和智慧化中心各业务部室工作人员等8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河南开放大学副校长吴建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任李全民、党支部书记闫君健、副主任白露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党支部书记闫君健主持。

专家授课

开班仪式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闵虹以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双向奔赴 共生共荣”入题,讲述了近年来我国在践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系列做法,也对我省在非遗核心价值的坚守与资源共享、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方面的优秀案例做出生动解读。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任李全民在《人工智能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机遇与挑战》专题演讲中为大家解读了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非遗保护与传承。同时也强调了人工智能应用上的潜在风险及科技与人文的平衡之道。并以近年来省非遗保护和智慧化中心运用大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打造的“河南非遗一张图”为例,讲述了河南非遗数智化的实践和探索。

河南开放大学智慧文旅学院院长向春枝就非遗数字化创新应用发展、AIGC的非遗应用、国家政策支持、创新价值实现等方面进行了授课。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谢鹤轩就《数据驱动 智慧守护——人工智能时代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进行授课,指出我们正处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浪潮中,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非遗保护新命题,智能技术将为非遗保护构建引擎、燃料和通道。


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副主任、中华网非遗频道总编严敬群,原北京字节跳动企业社会责任部培训负责人宫鹏宇分别就《非遗传承与数字文创——数智化时代的保护、创新与传播》《让非遗重现活力——从传承到传播的创新实践》主题,结合国内非遗融合发展成功案例和非遗传播中的实操经验进行了专题分享。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实地参观了河南开放大学智慧文旅协同创新中心,亲身体验了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创新应用。在分组交流环节,学员们结合所学与工作实际,就如何推进本地非遗数字化进程进行了热烈讨论,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
本次专题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省非遗工作者提供了一次宝贵的“集体充电”,更清晰地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保护好非遗本真性的同时,激活其内在生命力,实现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为谱写中原文化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注入强劲的“数字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