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让“贵州算力”走向更广阔舞台
10月28日,位于贵阳市花溪区板桥艺术村的贵州算家计算服务有限公司内,短短一上午,就有来自南京等地的3批客户到访,公司总经理杨家维辗转各方客户间周旋洽谈。
“随着AI大模型的加速迭代,各行业对算力的需求愈发迫切,对智算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杨家维说,公司依托面向全国的智算服务平台“算家云”,搭建起一座连接“算力供给”与“场景需求”的关键桥梁,希望打通“贵州算力”普惠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服务器计算能力深度融入省内外具体应用场景。
据悉,“算家云”平台自2024年10月上线以来,累计用户突破5.1万人,其中近90%来自广东、上海、北京等算力需求旺盛的省市,初步实现“贵州算力”如水电般便捷服务全国企业和个人用户;线下已与武汉大学、贵州大学等20余所省内外高校,以及40余家行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算家云”的诞生,源于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2021年,杨家维带领团队探索算力高效利用路径时发现:传统算力中心服务器租用以半年或一年为最小周期,主要适配大型企业长期稳定的算力需求,而随着AI技术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中小企业及个人用户对短期、弹性算力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算力资源与这些主体之间始终缺乏精准对接的“桥梁”。
说干就干,杨家维带领团队进行了长达两年时间的技术攻关,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灵活高效的算力调度机制与算法优化能力,精准破解行业内算力供需失衡、使用成本高、技术门槛高三大痛点,为用户打造“简单、高效、便宜”的AI计算服务体验。
“目前,我们能灵活调度贵州乃至全国范围的算力资源,给中小企业、高校和科研团队提供极具市场竞争力的AI计算服务。”杨家维说,在“算家云”平台,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按量、按天、按周、按月或按年购买算力。
“贵州的算力建设,为我们构筑了蓬勃的数字生态与宝贵的创新沃土。”深耕行业14年,杨家维见证了“贵州算力”的成长历程,既是贵州算力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之一,目前,贵州在建和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9个,其中29个大型以上数据中心,算力规模累计达100EFLOPS,其中智算规模占比近98%。
“算力中心不仅要建起来,更要高效运转起来,我们不仅做单一的算力资源输送,更要做贵州算力的主理人。”杨家维打了个比方:客户提出设想,提供原始食材,也就是数据,算家计算的服务不止于提供算力燃料,更包办了“食谱”开发与“烹饪”全过程,助力客户烹饪“佳肴”,也就是开发成熟的AI模型或应用。
在第十届“创客中国”贵州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贵州算家计算服务有限公司凭借“算家云”项目,从50个晋级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企业组二等奖,标志着其在AI计算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与商业发展潜力得到认可。
“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算力、智算、算法三大板块,持续为各行各业创新升级注入贵州算力动能,让‘贵州算力’走向更广阔舞台。”杨家维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