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国华 本报通讯员 王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冲锋号。”10月28日,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接受采访时说,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围绕“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突出“1+2+4+N”目标任务体系这一统领,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新局面。
近年来,漯河市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现代食品、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四大产业,做实河南食品科创园、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漯河港、氟硅新材料集群、铜基新材料集群五大支撑。2021年至2024年,漯河生产总值增速连续4年居全省前2位;今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7.0%、居全省第1位。
如何推动四中全会部署的重点任务在漯河落地?秦保强表示,将突出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突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扬优势补短板,确保“十五五”时期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漯河将以世界眼光、中国经典、河南名品的更高要求发展食品工业,食品工业、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一起做,推动粮食、食品、美食“三食”贯通,争当践行“大食物观”的领跑者。将接续谋划实施创新引领型产业项目,推动“老树发新芽”“新苗成大树”,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以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漯河将始终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做强中原食品实验室创新龙头,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破解成果转化难题,加快建设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食品创新人才高地。
聚焦“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漯河将全面落实“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以食品产业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率先行动为牵引,放大产业链群发展、创新资源共享、食品品牌汇聚等优势,破解公平竞争、执法规范、食安监管、标准引领等方面的卡点难点,在扩容提质漯河港发展临港经济、推动电商集聚、推动食品出海、发展大宗农副产品交易上有新作为。
聚焦“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漯河将深化拓展以清“五高”防化风险赋能发展,用好“六情直通、四级响应”机制做好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聚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漯河将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推进“有温度”重大民生项目和“小而美”惠民实事,把控质量、紧盯进度、提升内涵、加强运管,让民生项目贴近民意、惠及民生、温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