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新乡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召开。新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湘携相关负责人及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制造强市建设的丰硕成果,聚焦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等核心领域,回应了社会各界关切。

产业能级大幅跃升 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十四五”以来,新乡市锚定“产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定位,以产业链群培育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质效双升。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2258家,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两项核心指标均跃居全省第3位,成功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67位。
特色产业集群亮点纷呈,长垣门桥式起重机械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乡县获授“振动之都”,原阳县跻身全国“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形成多点支撑、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创新驱动持续加码 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新乡市坚持创新为核,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起省级、市级产业研究院梯次培育格局,省级产业研究院达7家、居全省第3位;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均居全省第2位。43家企业148台(套)设备通过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数量全省第一,华兰基因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填补全省空白。
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119%、12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 85.6%。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累计达48家、785家,校企校地合作深入推进,累计签约合作项目超180个,投资金额超32亿元,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持续畅通。
数实融合纵深推进 数字化转型走在全省前列
作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乡市全面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率先建成全省首批“精品千兆城市”,5G基站累计突破 1.3 万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4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接入工业设备4.59万台。
累计建成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44家,培育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29家,重点行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9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新乡经开区、长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驼人集团、卫华集团分别获评国家级、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转型生态日趋完善。
企业梯队茁壮成长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新乡市构建 “抓大育小、梯度推进” 的企业培育体系,优质企业集群不断壮大。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省级4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省级550家,数量均居全省第2位;国家质量标杆企业12家,数量全省第一。
“十四五”期间,通过“万人助万企”等活动,累计帮助企业争取各类资金支持超7亿元,解决土地、融资等问题6000余个,连续3年获评“万人助万企”优秀省辖市。惠企政策宣讲覆盖企业超万家次,组织企业家对标学习12次,培训700余人次,尊商重商安商氛围日益浓厚。
绿色转型成效凸显 龙头企业引领发展
新乡市以绿色制造体系构建为重点,推动工业高质量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32家、绿色园区3家,省级绿色工厂84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心连心集团连续13年获评国家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新乡化纤万元产值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38.8%,光伏发电项目年减碳超1.46万吨。
龙头企业示范效应显著,新乡化纤黏胶长丝产能产量稳居全球第一,氨纶纤维位居全球第三,“十四五” 期间固定资产、产值等指标实现翻番;长垣市凭借特色产业集群带动,GDP突破700亿元,连续4年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展望“十五五”,新乡市将持续深化换道领跑、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新乡篇章注入更强工业动能。(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