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互动科学魔幻秀,VR沉浸课堂,智慧农场,智能垃圾分类装置,防震避灾水陆两栖装置……日前,上千名师生、科技企业代表和专家等齐聚成都高新区,共同参加一场“脑洞大开”的科技盛会——成都高新区第11届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校园科技节,而是一场融合了前沿科技、学生创意、企业黑科技和未来教育蓝图的“科技趴体”。
学校展区
开幕式上,科幻作家刘慈欣通过视频给同学们送上成长期许,他结合自身创作经历,鼓励大家“以想象力为翼,探索科技未知”。
中小学生科创作品吸睛
最吸睛的,还是同学们自己的“黑科技”作品。
学生科创作品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等10所青少年科学院设置现场操作区,供参观者亲身体验。
小学生搞起了玉米淀粉材质制作的“可降解快递包装”“智能节水龙头”;初中组围绕“守护地球家园”创意,设计开发出了“森林火灾监测机器人”;高中组瞄准“未来教育”,设计“AI错题本”“心理陪伴智能体”等作品。
科学魔幻秀
在科技企业展区,多家科技企业集中亮相,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共同展示其在智慧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从鸿蒙教学系统、VR沉浸课堂,到智能光环境、校园安全管理,各类产品与技术融合应用,推动教学场景向智能化、数字化演进,勾勒出未来教育新图景。
推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
在同步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启动会上,成都高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成都高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9年)》,明确“一十百千”工程等重点任务。
2019年来,成都高新区大力推进青少年科学院建设。目前,共建10所分院,覆盖电子信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同时,区域已建成科学教育实践中心、产业链研学区、企业“微型实践舱”等校外科技实践矩阵,开放企业共享实验室供学生参与真实产业项目,为青少年科创成果涌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