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
作为科技赋能的产业大平台,邯郸科创产业园聚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努力实现“签约即落地、落地即装修、装修即投产”。日前,河北童翔童车有限公司将研发环节从曲周县迁至科创园,依托园区审批代办、金融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集中精力搞研发、促升级。国内高端激光雷达领域瞪羚企业——煜炜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驻,实现了我市瞪羚企业“零”的突破。截至目前,邯郸科创产业园已有55个项目入驻,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此外,我市还积极搭建数字经济发展平台,设立邯郸市数据集团,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邯郸”建设。在产学研协同方面,市政府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京津地区8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通过“专家入企”服务组织170余人次高校师生深入120余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78项。
特色集群质效双提升
县域特色产业是邯郸经济的“毛细血管”。我市以科技为先导,助推县域特色产业“强筋健骨”。
作为中国植物提取行业领军企业、国际重要的植物提取物供应商,晨光生物科技集团的水飞蓟素和花椒提取物产销量世界第一,其中辣椒红产销量占世界份额的70%左右,2024年经营收入达到70亿元,是5年前32亿元的一倍多,实现了“五年再造了一个晨光”。
永年紧固件产业是“一县一特”发展的标杆。作为“中国紧固件之都”,永年聚集7000余家相关企业,2024年产值突破500亿元,产销量占全国59.2%,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前,“小散弱”让企业面临议价劣势,还存在设备智能化不足、人工成本高、产品同质化等难题。为此,永年区借助国智科技(河北)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永年紧固件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个投资6000万元的协同生产中枢,如同“滴滴打车”般整合资源——实时滚动18个生产中订单、13个待生产订单动态数据,通过AI算法拆解订单、匹配产能,实现74种紧固件协同生产,已入驻19家企业、日产能126吨。
入驻平台后,河北同发铁路工程集团铭豪高速铁路器材制造有限公司6台设备专职生产协同订单,借助数智系统优化产能,人工成本下降10%;AI智控机器人“小丁”实时反馈能耗、设备转速,助力企业优化生产,协同订单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0%,准时交付率达95%。
2024年,平台已派发51个协同订单,交易额超2000万元,集中接单模式更让每吨钢集采价格比企业自采便宜十几元,推动千亿级紧固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围绕“一县一特”,我市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抱团发展,建立原料集采、设备共享等六大整合路径,馆陶轴承、曲周童车、鸡泽辣椒加工等集群均受益——设备利用率从60%提升至95%,原料采购成本平均下降15%。同时,我市分门别类推进集群升级,按照建成、在建、谋划建设三个类别,建立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库,强化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
截至目前,我市已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7个,11个集群入选省重点特色产业名单。2024年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占全市工业营收比重超40%,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