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俄乌战争背景下,特别是今年9月上旬波兰无人机事件后,建设欧洲“无人机墙”的提议得到欧盟和多国响应。
什么是“无人机墙”呢?
简单地说,就是在欧洲上空建立一座防御墙壁,将来自俄罗斯的无人机拦住或者击毁。
按照现在对“无人机墙”的理解,它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即探测设备、信息处理中心和打击手段构成。
探测设备,主要用来发现来自俄罗斯的无人机。探测是关键,这是打击的前提与基础。但问题是,无人机属于“低慢小”目标,无论是雷达、预警机、还是红外等探测设备,都不容易发现、跟踪和识别它。
信息处理中心,主要是完成对来自各种传感器收集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融合和分发。
打击手段,就是在收到关于无人机目标的情报后,根据指挥机构的指令,对无人机目标开火打击。
可以看出,这三部分形成一个有效的防御无人机的闭环。
由于欧洲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再加上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要建立如此庞大的防御体系并能有效发挥作用,并非易事。
最为关键的是,欧洲建设“无人机墙”耗资巨大,初步估计就要花费数十亿欧元。
只能说欧洲“无人机墙”计划看起来很美,但并不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一个不团结和经济停滞的欧洲来讲,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