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新闻网)
转自:河北新闻网
到2027年,全省力争实现107个重点产业集群和省级以上高新区产业大脑全覆盖
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近日,河北省产业大脑对接交流活动在石家庄举行。活动上,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推动产业大脑建设的工作思路,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专家解读了《河北省产业大脑建设指南》,与会人员交流了产业大脑建设经验。
产业大脑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智能化产业生态系统,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以产业链整合重构为路径,打通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集成企业生产经营、产业协同发展、政府经济治理等多元应用场景。
为何要建设产业大脑?
省工信厅软件产业处处长李剑介绍,从政府角度看,产业大脑是提升政府精准治理、科学决策、风险防控、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型基础设施。从产业角度看,产业大脑是促进产业协同、资源共享、韧性提升、整体转型升级的支撑平台。从企业角度看,产业大脑是赋能企业精准决策、降本增效、风险管控、激发创新的重要外部引擎。
从先进省份的经验来看,产业大脑作为推动区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能够提升产业治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协同、辅助科学决策,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模式,累计创建工业领域细分行业产业大脑56个。截至2024年,浙江已打造产业大脑应用场景600余个,累计服务企业近15万家,平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约13%、提高效益23%。
为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提高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和产业资源协同配置效率,今年8月,我省启动实施产业大脑培育工程。
按照工作安排,到2027年,全省力争实现107个重点产业集群和省级以上高新区产业大脑全覆盖。目前,我省景县橡塑产业大脑、临西轴承产业大脑等产业大脑建设运营卓有成效。
据了解,产业大脑建设有三种模式。“政府+园区”模式可整合区域资源,具有地方特色。“链主”企业模式能带动上下游协同,垂直整合能力强。“第三方服务”模式技术专业性强,可复制性高。
美林数据技术(杭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卉文分享了产业大脑建设运营经验。她认为,产业大脑建设应以产业链图谱为抓手,汇聚产业数据,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高效协同。汇聚产业资源,协同为企业解决供应链金融、科技创新、仓储物流、原料采购等实际难题,为产业全方位赋能。
我省景县橡塑管产业集群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企业数字化程度普遍不高、采购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等痛点。
景县智造大脑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润崇说,他们结合企业痛点和行业特性,在景县橡塑产业大脑搭建9个组件应用,提供数字化改造、原材料集采、供应链金融等产业互联网核心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产业大脑是推动产业集群和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已建成产业大脑的地区,要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内企业与产业大脑深度对接,推动本地资源的整合汇聚,实现数据共享与服务交互,为产业大脑的运营提供保障。大力发展“产业大脑+共享工厂”的数实融合新模式,探索打造“平台接单、共享智造、标准服务”的企业协作生产新业态,畅通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和供应链,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和园区的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