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伴随着低沉有力的轰鸣声,一辆黄绿相间豫H牌照的新能源重卡,缓缓驶入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的豫北中运伟铭重卡充电站,拐入10号充电位稳稳停下。
推开驾驶室门,50岁出头的司机栗冬从车上跳了下来,娴熟地将充电枪连接卡车充电口,用手机对准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扫一扫,进入小程序充值。随着这套动作一气呵成,充电桩开始启动,显示屏跳转至车辆充电界面。
“这是我开重卡跑长途的第11年。以前开油车,噪声大、油耗高;现在换成电动重卡后,驾驶平稳,运费成本大幅下降。”趁着充电时间,栗冬边吃泡面边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新能源车可满载30吨货物,空车续航250公里,充满电可以载货跑约200公里,约需电费200多元。而他曾经驾驶的燃油车,200公里估算油费需要450多元,电动重卡总成本比油车低约60%。
近年来,在加快节能降碳增效的大背景下,像栗冬这样选择“弃油从电”的卡车司机不在少数,新能源重卡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而电动重卡充电桩通常采用大功率直流快充技术,其推广应用对配套电力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电动重卡充电需求不断增加,常规变电站建设周期长,如何有效保证电力供应?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创新采用灵活高效的装配式变电站,有效支撑充电设施负荷需要,不仅让电动重卡“易充易行”,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也同步缓解了局部电网重载压力。
“我们积极做好运输公司电动重卡充电站办电及各类服务,推进自建电动重卡充电站项目落地。”国网焦作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在博爱县许良镇投运一座总容量2万千伏安的35千伏装配式变电站,为附近7个电动重卡充电站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源支撑。目前,焦作全市已累计建成新能源重卡充电站182个,送电容量35.96万千伏安,各个重卡充电点在当地煤炭物流园区及城乡货运主干线形成15分钟服务圈,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与运输需求的精准匹配。
如今,栗冬从外地返回博爱县,路过豫北中运伟铭重卡充电站时就能给爱车充电。“多亏供电公司迅速建成装配式变电站,解决了充电站电源问题。今年我们又新建成投运20台320千瓦、18台400千瓦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最快1小时可完成满电补给,较传统充电模式时效提升约50%,公司同时完成了38辆新能源重卡车辆的替换。”博爱县伟铭新能源汽车运输公司总经理高建伟说。
约1小时后,栗冬的新能源重卡充电结束,他在手机上看到订单详情,充电电量、充电时长、支付金额、账户余额等信息一目了然。“解除了充电后顾之忧,大家买车、换车、跑运输的积极性都提高了。”栗冬说。
这一张张充电账单,丈量着“绿色车轮”减碳的足迹,也成为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最生动的注脚。“今后,围绕新能源汽车出行需求,我们将不断完善充电设施布局,有效提升充电桩运行效率,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服务支撑电动重卡满电上路。”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 河南日报通讯员 崔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