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村户户通了硬化路,公交开到了家门口,出门就能收快递,软籽石榴可以很方便地卖到全国啦!”10月20日,淅川县邹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老板娘葛玉勤说。
不久前在淅川,一场关于利用公交的“腿”、邮政的“点”、物流的“网”,为山乡居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物流服务的客货邮融合发展现场会,在交通、邮政、民营快递公司等行业领域代表的分享中展开。
“客货邮融合发展是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关键一环,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它能够更好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带动乡村小产业融入经济发展大循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力在现场会上说。
河南是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如何充分利用“四好农村路”,发挥现有农村公交车运能,统筹解决农村物流配送、寄递服务等“最初一公里”,让河南优质农产品卖得远、卖上价?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是关键。
今年年初,《河南省进一步支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提出充分利用县级汽车客运站、邮政快递分拣中心等设施,打造集邮快合作、农村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利用村民服务中心、邮政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等村级设施,打造一站式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近年来,河南省邮政分公司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深化“交邮合作”“邮快合作”,加快构建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新邮路。截至目前,河南邮政累计投入资金4.66亿元,建成重点县级处理中心89个、乡镇共配中心340个、村级服务站点4.45万个,建制村覆盖率100%。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放眼河南,全省各地围绕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在淅川,“政府引导+邮政主力+市场运作”的邮政主导模式效果显著;在浚县,“公交带货+多站合一+交邮快共配”的公交主导模式成果明显……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态势日益丰富,农村寄递物流网络越织越密。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可有效整合客运、邮政、民营快递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资源配置,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分析。
葛玉勤每天早上都能接到公交车运来的快递包裹。“以前俺这儿就是小卖部,现在改成便民服务站后,每月收入增加了不少,心里美得很。”她说。
公路好了,邮路通了,“网路”也顺了。如今,电商平台为河南特色农产品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南阳邮政乡村振兴体验馆的直播间内,工作人员通过直播将艾制品等卖到全国各地。今年上半年,河南省邮政管理局共培育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87个,累计带动农产品寄递业务量5.62亿件,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额85.14亿元。
小客车串联起大流通,小站点服务着大生产。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应用到邮政快递业全产业链,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动能。(河南日报记者 胡舒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