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 见习记者 岳炎霖 文图】 基层处于应急管理第一线,对救早救小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基层一线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河南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10月1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介绍河南“十四五”时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的总体情况。大河财立方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获悉,“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抢抓国债项目机遇,科学谋划了20.1亿元基层防灾项目。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马防修介绍,“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实施重点地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能力补短板项目,投资2495万元为38个原国家级贫困县购置行政执法装备3775台(套)。抢抓国债项目机遇,科学谋划20.1亿元基层防灾项目,为157个县(市、区)2415支乡级综合救援队伍配备7.9万台(套)救援装备。
此外,河南省还在基层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应急预警基础,全省乡村两级建成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大喇叭、音柱)7.8万个。去年汛期,洛阳市栾川县利用应急广播累计对地质灾害点、山洪灾害点和景区企业进行叫醒叫应3721次,成功紧急转移避险8181人。
根据2023年对全省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情况开展的全面评估,河南省内2461个乡镇(街道)建有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队员达10万人,5.16万个村(社区)建有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安全劝导员38万名、灾害信息员7.7万名。
马防修还介绍,为提升应战能力,河南省基层扎实开展教育培训和实战演练,去年以来,县乡村三级累计开展各类演练7.3万场,参与590万人次,应急应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24年以来,各地基层应急能力核查处置243处森林火灾卫星热点信息,排查处置各类隐患1.3万处,有效避免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