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
实习生 曹亚丹 李秉坤
在“预制菜争议”与“罗永浩吐槽”双重舆论的后续中,西贝曾以“闭麦删文”回应,随后通过降价、发券开启密集“自救”。双节假期刚过,这场“拯救市场”行动效果究竟如何?10月11日中午,极目新闻记者实地探访武汉汪家墩群星城的西贝门店。
12时15分,记者抵达门店时,正值午餐高峰时段,店内半数餐桌已坐满食客,用餐氛围逐渐热闹。仔细观察发现,近三分之一的餐桌都有婴幼儿就餐,中老年家长带着低龄宝宝用餐的场景十分普遍,桌上的“宝宝餐”小份餐具与软糯主食,成为这类客群的标配。
透过后厨透明隔窗,可清晰观察到厨师手持小平底锅进行垫锅操作。记者完成点单后,番茄酸汤莜面鱼仅用5分钟便端上桌,随后小锅牛腩、大盘鸡等菜品依次送达,全部菜品上齐用时不足20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餐桌都出现了“罗永浩菜单”里的经典菜品。邻桌点的葱香烤鱼,正是此前引发热议的同款菜式。虽然专属套餐已下架,但门店仍提供同款菜品点单。
据网友统计,10月1日,西贝赶在假期前完成首轮紧急调价,多款菜品价格下调,降价幅度普遍在10%-40%之间。罗永浩的同款菜品“葱香烤鱼”从原价89元降至79元,降幅约11.2%;“黄米凉糕(6块)”从原价29元降至26元,降幅约10.3%。
除部分菜品降价外,代金券成为拉动客流的重要抓手。9月24日,西贝线下门店发起“西贝请您吃饭”活动,向到店顾客免费发放当餐不可用的100元堂食代金券。双节过后,西贝门店又推出新优惠:2025年10月9日至10月31日,消费实付每满50元送1张50元代金券,满100元送2张,满150元送3张,全国门店通用。记者付款后,在平台内顺利收到多张50元代金券。
有网友晒出极致“薅羊毛”经历,四人出去吃饭,先花几十元买了些肉夹馍、枣糕,用四个微信账号领了4张100元券,第二天再去门店点了417块的硬菜,结账时用券一抵,最终支付17元。
此前第一财经报道,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西贝100元额度的代金券交易正呈现转热的趋势。交易价格多在50至60元区间内,卖家身份不一,卖家既有普通消费者,也有专门倒卖的“黄牛”。
业内人士分析,预制菜风波使得西贝受到影响,假期消费的拉动和代金券的刺激是短期的,长期来看还需要西贝练好内功,在产品、价格、品牌、危机公关等多方面进行维护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