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康建光 吴亦为
2024年1月,小蒋看中了一被告公司在某购物平台上开设的数码专营店出售的5G平板电脑,页面中产品规格显示该平板电脑系2023新款,配有某知名品牌CPU,屏幕13英寸,运行内存16G,储存内存128G,分辨率为3840*2160。
因平时会打游戏,小蒋对电脑运行速度需求较高,下单前特意询问客服,该产品CPU是否为某知名品牌。客服给出了肯定回答。对各方面参数均满意,小蒋与客服核对了商品信息,并注明使用限时优惠,将储存内存免费升级到512G,随后下单并支付了938元。
签收电脑后,使用过程中,小蒋发觉电脑运行起来并不如想象中的流畅,屏幕显示也没有预想中的清晰,于是找到了第三方检测平台,检测结果显示:平板电脑CPU并非某知名品牌产品,内存和屏幕分辨率也存在虚标。
小蒋遂向店铺客服反馈情况,并通过天猫平台申请退款,客服表示“可以换或者补偿20元”。协商无果后,小蒋诉至苏州市虎丘区法院,认为被告公司商品链接中虚构产品信息,虚报平板电脑配置情况,在经询问后仍然确认产品信息属实,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退货退款并赔偿价款的三倍金额3752元。
庭审中,小蒋当庭向法官展示测试结果,显示该平板电脑CPU并非某知名品牌产品;内存测试中有效填充内存2.07GB,预估总内存量3G;磁盘测试显示,该电脑总共110G,已用11G,储存内存显示空间虚标4倍,与订单显示的参数误差巨大。另外,对该平板电脑进行截屏后,截屏图片数显分辨率为800*1280,也远未达到商家承诺的分辨率标准。
虎丘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小蒋与被告公司建立了网络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处理器芯片系平板电脑的关键规格参数和配置,直接影响产品实际使用,是消费者购买的主要考量因素。作为专业电脑设备销售商,被告理应明知出售商品的上述特征,却对涉案平板电脑配置参数进行与事实不符的宣传展示,应认定其故意告知消费者涉案电脑虚假情况。原告在浏览涉案商品展示页面、询问客服后陷入错误认识下单购买。被告已构成消费欺诈,原告可要求退货退款。同时,经营者还应向消费者赔偿购买商品三倍价款损失。
综上,法院判决被告公司退还原告小蒋购物款938元,并赔偿小蒋损失款2814元;小蒋退还涉案平板电脑,退货运费由被告公司承担。判决后,被告公司履行了相关款项并将案涉商品链接下架。
法官说法:
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在提升生活便捷度和使用体验度的同时,也因其技术日趋复杂,使得许多不具备相关知识的消费者难以准确理解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部分不诚信的商家正是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故意虚标产品参数,甚至对内部硬件配置进行造假,导致消费者陷入“消费陷阱”。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电子产品前,主动通过查询、比对等方式,仔细核验重要配置参数,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正规商家,并注意保留购物凭证、商品宣传截图等证据,以便及时、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