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面,让人瞠目结舌!
在河南郑州中牟县第三高级中学组织的一场“愧疚教育”上,家长们一字排开,双膝跪地,俯下身子。而他们的孩子,则被蒙上双眼,在搀扶下,颤颤巍巍地从自己父母的背上踩过。这场本想“触动心灵”的活动,最终以触动众怒收场。
蒙着眼的学生,踩下去的哪是脚?分明是学校教育理念的“跑偏”。摘下眼罩那一刻,看到身下是给自己当“人肉地砖”的父母,那个瞬间崩溃大哭的女孩子,心里涌起的究竟是感恩,还是巨大的惊恐、费解与愧疚?
校方事后通报说“细节考虑不周”,实在难以服众。这根本不是细节问题,而是教育方向出了岔子。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愧疚式教育”。其内在逻辑简单而粗暴:将父母的“牺牲”感无限放大,以此强行“唤醒”孩子的感恩之心。
它传递了一个极其错误的信号:爱,是需要用尊严来交换的;感恩,是必须用屈辱来证明的。
任何需要靠践踏人的尊严、制造心理创伤来实现的教育,都是反教育。这种简单粗暴的仪式,非但不能让感恩的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反而可能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健康的爱,是让孩子成长为挺拔的树,而不是让他们一出生就背上沉重的“情感债务”。
事发后,学校道歉了。
但我们更想问,如此有悖人伦常情、有违教育规律的活动,当初是如何一路绿灯地登上学校大雅之堂的?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在育人方式上的懒惰与黔驴技穷。
教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请少一些这种让人下跪的“奇葩”创意,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对人的基本尊重。毕竟,孩子的健康成长,不需要这样沉重的“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