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契的国际辩论俱乐部活动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抛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印度如果被美国的关税威胁吓住,放弃了俄罗斯的折扣原油,就会成为一个损失巨大的“冤大头”!
所以现在印度人算明白了账,表示不会去跳这个火坑!他这一句话,不仅把印度、欧洲和俄罗斯三方的能源交易格局说明白了,还给了美国当头一棒。
普京的话,还得从俄罗斯与印度的渊源来理解。印度与俄罗斯,早在15年前,就已经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了。这么多年来,印度没少买俄罗斯的武器,而俄罗斯的石油,在印度的能源版图上,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只不过,当时购买俄罗斯能源的,主要还是欧洲国家,所以印度并不显眼。
然而在俄乌战争开始后,俄罗斯的能源便被西方市场给“拉黑”了。此时,为了能尽快给能源交易寻找新的突破口,俄罗斯开始给石油和天然气打折。印度得到消息后立马接棒,开始大量购买俄油,然后再加工为成品油后,再转手卖给欧洲国家。
这一来一回,印度赚钱赚到手发软。而且现在,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已经不光是原油了,连核反应堆要用的铀资源也从俄方购买。这两样关键性的资源,已经成了两国合作的“压舱石”。
普京在自己的发言中,给印度算了一笔账。他表示,要是印度放弃俄罗斯能源,首先就得面对不可估量的金钱损失。大宗商品分析公司克普勒给出的数据显示,印度从俄罗斯买原油的量,在两年内就已经从每天6.7万桶,增长到了150万桶左右,最多的时候甚至冲到176万桶。如今的俄罗斯石油,已经占据了印度石油市场的五分之二,甚至更多。
印度大量买油,是因为俄油的价格实在是太诱人了。俄罗斯给印度的石油到岸价格,平均每吨才525.6美元,比伊拉克的原油便宜了近40美元。照这个价格和现有进口规模计算,要是切断了俄油的交易,印度每年亏掉上百亿都不稀奇。
而且现在,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还把印度的能源格局给改变了。随着俄油进口数量的暴增,印度从中东购买石油的占比,已经从60%降到了44%,每天的进口量减少了28%。如果停掉俄油交易,印度就要重新调整能源进口结构,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最主要的,俄油其实是印度的“金元宝”。前面已经说过,印度靠着把俄油加工成成品油,已经搞出了一条利润超可观的产业链。所以对印度来说,现在放弃俄油,不仅是失去了便宜的再加工原料,他们炼油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必然会受到冲击。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停掉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印度就业和出口收入,都得跟着受影响。
特朗普在斡旋俄乌战争停火失败后,开始向其他国家施压,让它们少买、甚至是不买俄罗斯的能源,希望以此来逼迫普京按照西方的意愿作出让步。而美国方面这次行动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俄油的大主顾。
但是,中国与世界的产业链嵌入太深,本身经济实力又极其强大,就算是美国也拿中国没辙,更别说其他国家。所以美国主要的“攻略”对象,其实只有印度一个。至于手段,除了让人看不起的“造谣”之外,就只剩下那个让人看了烦不胜烦的关税。
但是,美国想要让印度不再用俄罗斯原油,那么至少也要给人家找一个相应的产业,保证一年多少多少的利润。说老实话,美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量并不大,即使全断了,对印度来讲也不是什么大事。
反倒是不能继续使用俄油,对印度损失更大,因为那就意味着他们的转口贸易做不成了。所以在双方的商贸谈判中,印度丝毫不以美国的压力为转移,最终让俄油保住了这块“自留地”。
在自己的发言中,普京对印度总理莫迪的做事风格评价很高。他表示,莫迪不是那种会被外部压力吓住的领导人,肯定会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算账。
也确实,在与美国的谈判失败后,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正在逐步加码。而且现在,随着双方合作的加深,负责运输俄油的“幽灵舰队”也在慢慢壮大,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绑定正在逐步加深。
其实,俄印的能源合作,不仅关乎两个当事国,也是全球能源秩序调整的一个缩影。俄罗斯是靠卖能源给欧洲国家发财的,虽然现在老的市场没有了,但亚洲市场已经顺利打开,所以它的总体损失并不大。印度则借着这个机会,既实现了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和低成本化,并且构筑了自己的成品油出口体系。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让两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里找到了共同的利益点。
对印度来说,现在的处境确实有点“两难”,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接着跟俄罗斯合作才是最划算的选择。莫迪要是向美国低头放弃俄油,不光在经济上会有巨大的损失,还将会失去能源供应的灵活性。日后印度在国际能源的市场里,也只能成为被动挨打的一方。
印度和美方关系变差,在普京看来是必然的。相比起欧洲的其他国家,印度确实走了一条比较务实的道路。以前,德国之所以能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工业国,靠的就是俄罗斯的便宜能源。而其他很多的欧洲国家,也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当作生活保障。
可是现在,在美国的忽悠和破坏下,欧洲逐渐放弃了俄罗斯能源,结果它们在经济上,直接被打成了“负增长”了。至于民生问题,更是一塌糊涂,每到供暖季就会有人示威抗议。而现在,印度则是顶住了美国的压力,继续与俄罗斯合作,优先保住自己的经济发展。从这方面看,莫迪确实比那些欧洲国家的领导人都要明智。
印度不做冤大头,这不光是普京的判断,更是印度算完利益账后,作出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压力之间,印度显然更倾向于前者。毕竟不管在什么时代,国家之间合作必须要以利益为纽带,只有符合自己发展的经济合作关系,才有长期维持的价值。
虽然俄印能源合作的故事还未完结,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济规律和国家利益,永远是指引国际合作的核心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