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10月7日凌晨,河南中牟县第三高级中学发布情况说明,就个别班级组织的“家长跪地被学生轮流踩踏”的“感恩教育”拓展活动致歉。
相关视频截图
据此前媒体报道,有女生摘开眼罩,发现跪地的是自己父母,当场就哭了……河南郑州中牟县一学校班级组织“愧疚教育”(学校回应称“感恩教育”拓展活动)活动引热议。“这个活动肯定是有点欠妥。”10月6日,记者从中牟县教育局获悉,已接到学生的投诉,目前正组织调查。
网络视频显示,家长跪成一排,学生疑似蒙眼在众人搀扶下从家长背上踩过。活动现场配有抒情背景音乐,视频里传来:“走吧!走吧!”据报道,学生都不知道下面是家长,是蒙着眼睛踩过去的。
有学生哭了,是不是这个“愧疚教育”有成效呢?这个哭,恐怕不是愧疚,而是愤怒。一些学生打电话到教育部门投诉,说明这个活动不得人心。
说起来,不管是感恩还是愧疚,这个活动就很扯。为何要让学生对父母感到愧疚,目的是什么?有人认为,孩子对父母产生愧疚心理,就会听父母的话,好好感恩认真学习。学校大概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取得好成绩。
校方通报
不得不承认,这个观点在民间同样有一定的市场。孩子父母总是在讲,自己为孩子付出多少,希望感动孩子,让他们产生愧疚心理。事实上,这种教育方式效果本身就存疑。因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好是自驱力。自驱力从何而来?而是要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而且,这种动力才是长久和持续的。
教育不能如此短视,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踩家长背激发学习动力,这是什么鬼教育?如果这样的方式有效,那教育可就简单得多了。
学校总是想让孩子感恩父母,对父母产生愧疚心理,本身是一种无力、无能的表现,反而让孩子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模糊了学习的主要目标。学生学习不是为了父母,更不是为了完成学校的KPI考核,也不能简单看作是一种投入需要回报的算计。
家长和学校,应该帮助学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他们的未来助力,成为他们的引路人,让他们到达梦想的彼岸。家长和孩子之间,同样是平等的,需要互相尊重。让学生不尊重家长,怎么能教出站着的孩子?让孩子屈从于父母,这种教育会耽误孩子的未来。不要拿家长同意当挡箭牌,就怕学校挟学生以令家长。
还有的学校组织下跪教育,让孩子当众跪父母,以激发他们的感恩心理,听父母的话。不管是家长跪还是学生跪,内在的逻辑类似,就是在搞形式主义,异化亲子关系,于教育无益。
总之,好的教育是让人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