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近日,广东惠州。一则“男子旅游点炒蛏子和螃蟹两个菜661元”登上热搜引关注。随即,记者致电餐厅老板得知,顾客点菜时已明确告知价格与斤数,实际收费比标价还低不少。(据阳光报向阳视频10月6日报道)
大象新闻视频报道截图
老板回应称,膏蟹标价288元/斤,但进货价约160元/斤,加上人工、租金等经营成本,实际售价为188元/斤。顾客所点的螃蟹重2.4斤,蛏子重3斤(单价68元/斤),加上2人茶位费共6元,总计661元。最后,老板表示将公开监控视频并强调所有菜品明码标价。
第一个疑问是,在男子的视频中,似乎不是这样。男子在视频中称“问价格的时候不说,让我们先吃”。那么,到底有没有这一回事呢?
如果餐厅明码标价,价格标签位置醒目,游客知情后愿意消费,那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为,海鲜的价格由市场定价。特别是在国庆中秋假期,因为供求关系变化,价格高一些只能说不道德,但是要说违法,那就要拿证据。
不过,商家既然说海鲜进价高,为高价辩解,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必须诚实,说话要有证据。膏蟹进价一斤160元卖188元,不少网友表示“我信你个鬼”。
菜单(视频截图)
第二个疑问是,餐厅有无短斤少两?一些网友质疑,2.4斤的螃蟹,3斤的蛏子,端上桌怎么就这两小盘?
其实,还真不能从视频来判断。因为手机拍摄的角度,以及参照物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失真。但具体如何,都需要官方的调查。
第三个疑问是,据大象新闻视频报道,游客称是因为看中了一个便宜的团购才去的这家店,但店方称团购的时间过了。那么,店方是否存在低价引流的问题?
目前,餐厅和部分媒体记者没能联系上发视频的网友,这就让很多事情无法核实。一方面,不能让餐厅和游客双方互撕,官方应该通过监控以及相关证据介入调查,回应网友关切。
另一方面,在广东惠州,今年以来并不乏一些反转的案例。一些博主为了吸引眼球,去高价餐厅拍摄剪辑,利用网友对宰客的痛恨心理,来拍视频吸引眼球。
说到底,炒蛏子和螃蟹两道菜661元确有不少可疑之处。惠州近年来因为海鲜宰客造成的负面影响时有发生,官方在接到类似信息时,应该及时主动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姑息迁就。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要强化市场监督,保障市场良好的经营秩序,并及时回应舆论关切。
只有这样,才能平息舆论质疑,树立公众信心,维护当地旅游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