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两国科研人员联手绘制微生物在植物根系的“定居地图”
创始人
2025-10-03 17:21:19
0

植物生长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密不可分。植物根系与微生物之间如何互动和协作,是科学家努力破解的“地下谜题”。

《科学》杂志文章封面图。(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10月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高效碳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周峰团队,联合瑞士洛桑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封面论文,首次精准揭示了植物根系如何引导微生物在其表面“安家”的奥秘,绘制出根系微生物的“定居地图”,破译了控制根系与微生物互动的“分子密码”。

据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峰研究员介绍,研究团队以植物幼苗根系为研究模型,结合荧光标记的活体微生物和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发现微生物在根系表面的“定居”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有规律的空间分布。

这种“定居”格局与根系内部的一道特殊屏障——“凯氏带”的完整性密切相关。当“凯氏带”结构出现“缺口”时,会造成根系内部的营养物质向外泄漏。从这些“缺口”中泄漏出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氨基酸,尤其是一种叫“谷氨酰胺”的氨基酸分子泄漏量最多。

根系局部释放“谷氨酰胺”调控根系微生物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微生物能感知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并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作微生物的“趋化作用”,是它们与动植物互动和适应环境的关键策略。

此次研究发现,植物根部泄漏的“谷氨酰胺”对微生物具有明显的趋化性,能够显著调控微生物的趋化、繁殖等行为活动。当侧根从主根生长出时,造成“凯氏带”屏障出现“缺口”,导致“谷氨酰胺”局部泄漏,这如同根系定点发出的“信号弹”。

“当微生物识别到这些信号后,会自发地趋向于此,引导它们在根系表面形成有规律的聚居区。如果微生物自身丧失感知氨基酸的能力,则容易迷失方向,无法准确找到‘定居点’。”周峰说,“根据这些‘定居点’的位置,我们便可以准确绘制出根系微生物的‘定居地图’。”

9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峰研究员介绍科研成果。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业内专家认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凯氏带”介导的根系分泌新途径,为实现作物根际有益菌群的精准定向富集提供了技术路径,也为发展“固碳增汇”型绿色农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可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科学意义。(记者张建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车衣被狗啃到面目全非,女车主再... 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据媒体报道,10月1日下午5时许,湖南吉首的马女士在家中熟睡时,突然接到一通陌生...
“手拿折扇被误会持刀”男子再发... 极目新闻记者 刘毅10月1日晚,网传江西南昌红谷滩世贸路上有一赤膊男子持刀,被路人踹倒控制后交给民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在加沙...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据法新社报道,联合国方面10月3日表示,对于被勒令要求离开加沙城的巴勒斯...
原创 9... 近日,根据多家科技媒体的消息,国内手机评测机构安兔兔公布了2025年9月份次旗舰手机性能排行榜。按照...
美阿芯片交易搁浅,“黄仁勋与白...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今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首次重大国际出访,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进行...
全国多个景区游客趋于饱和,景点... 国庆假期进入第三天,因为大量游客的到来,陕西、山东、四川、山西、贵州等地多个景区游客趋于饱和。部分景...
“元启上海·数智新界”2025...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上海举办元宇宙发展论坛,集中展示上海 9月28日至29日,“元...
比利时军事基地上空出现15架无... △资料图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0月3日获悉,2日晚,位于比德边境附近埃尔森博恩的一处比利时军事基地上空发...
“觉得不爽就辞职”?美军两位司... 当特朗普说完“如果对他不爽就辞职走人”后,果然有人照做了。据美国《国会山报》消息,在美国防长赫格塞思...
原创 美... 近期某国与全球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的谈判陷入僵局,核心争议集中在价格机制与结算货币选择上。该国坚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