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 2024年《全球服务器虚拟化市场指南》(Market Guide for Server Virtualization)和《全栈超融合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指南》(Market Guide for Full-Stack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oftware)中,一些中国本土虚拟化厂商被列为代表性供应商(Representative Vendor)。
这些被认可的中国厂商,大多从超融合(HCI)或云平台起家,将虚拟化软件作为其全栈解决方案的核心组件,以应对日益增长的VMware替代需求和信创(自主可控)市场。
Gartner 2024年服务器虚拟化市场指南中的中国代表厂商
Gartner的“代表性供应商”名单旨在向用户展示能够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一组供应商,而非排名或背书。对于中国市场,以下厂商因其在产品功能、市场地位或技术趋势方面的表现而受到关注:
1. Sangfor(深信服)
入选类别: 服务器虚拟化、全栈超融合软件(aSV Hypervisor是HCI的关键组件)
核心优势: 安全与云计算的融合。
深信服是国内领先的网络安全厂商,其虚拟化产品(aSV)是其超融合(HCI)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在于将虚拟化基础设施与企业级安全能力深度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解决方案。
适用场景: 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中心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希望从一家厂商获得计算、存储和安全完整解决方案的用户。
2. H3C(新华三)
入选类别: 服务器虚拟化(H3C CAS)
核心优势: 硬件厂商背景与云战略结合。
新华三作为国内领先的IT基础设施供应商,其CAS(Cloud Automation System)虚拟化平台在国内拥有庞大的存量用户基础和强大的渠道覆盖能力。CAS与新华三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硬件高度协同,提供一体化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适用场景: 优先考虑软硬件一体化交付的客户;偏好与大型综合性IT供应商合作,以简化采购和售后流程的政企用户。
3. SmartX(志凌海纳)
入选类别: 服务器虚拟化、全栈超融合软件(SmartX HCI/SMTX OS)
核心优势: 全栈超融合架构和自研原生虚拟化(ELF)。
SmartX凭借其原生虚拟化ELF与自研分布式存储ZBS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极高的性能和稳定性,使其在金融、医疗等企业级核心生产环境中具备了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它提供免费且高效的VMware迁移工具,目标是成为替代VMware的成熟方案。其产品组合覆盖了从虚拟化、存储、网络安全到容器云(SKS)的全套解决方案,契合了Gartner关于“全栈HCI是重新虚拟化路径”的判断。
适用场景: 对性能、稳定性要求极高的核心业务系统;寻求彻底替换VMware并进行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企业。
4. 其他值得关注的国产厂商
虽然Gartner 2024年《服务器虚拟化市场指南》中未披露所有细节,但根据往年和相关报告(如HCI或中国市场报告)中提到的其他中国厂商,也值得用户在选型时考虑:
华为(FusionCompute/FusionSphere):作为全球和国内大型云与IT基础设施厂商,华为的虚拟化产品技术成熟度高,生态兼容性广,在大型政企和运营商市场具有绝对优势。
ZStack(云轴科技):以开放混合云架构为核心,提供自研的虚拟化平台ZStack ZSphere,以其高度开放性、兼容性和便捷的运维管理受到关注,在信创和多云环境管理中表现活跃。
国产虚拟化市场趋势与选型建议
国产厂商在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的快速崛起,并非仅仅因为“自主可控”的政策驱动,更是其在技术路径上抓住了趋势:
l 从虚拟化到超融合(HCI):大多数国产厂商都采用了全栈超融合路线,将虚拟化软件作为其分布式存储、网络和管理平台的一部分。这种融合架构是市场主流,能显著降低企业TCO和运维复杂度。
l 拥抱KVM生态:多数国产自研虚拟化均基于KVM进行深度优化,保证了内核的自主性,同时能够利用成熟的开源生态。
l 对VMware替代的成熟度:深信服、SmartX等厂商通过提供专门的迁移工具和丰富的功能集,为寻求替换VMware的企业提供了生产可用的替代方案。
VMware替代方案选型建议
如果您的首要目标是性能和彻底替换VMware核心业务: 优先考虑SmartX,其原生虚拟化与存储的融合架构在核心数据库和高负载应用场景中具有优势。
如果您追求软硬件一体化和既有 IT 体系的整合: 考虑H3C或华为,它们与自身的硬件、网络、安全产品能实现高度协同,简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交付。
如果您重视信息安全和一体化安全防护: 考虑深信服,其将虚拟化与网络安全深度整合的能力是其独特卖点。
在广阔的中国市场,每个厂商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最终的选择,仍然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类型、IT基础架构现状和未来的信创合规要求来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