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天,河南又迎来了同期降水最多的9月。这种极端天气转换,将如何影响接下来的秋收秋种?
9月22日,河南省气象局召开2025年“三秋”气象服务新闻通气会:今年“三秋”期间,我省天气总体趋势为大部降水偏多、气温偏高。
气象局通报,今年6至8月主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两成,而平均气温却以28.8℃创下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但进入9月,画风突变,全省平均降水量高达21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4倍,同样刷新了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多值。
持续的阴雨天气,将是今年“三秋”生产需要重点防范的气象风险。气象台预测,安阳、鹤壁、濮阳等豫北九市降水将偏多2至5成,我省中部大部分地区偏多0至2成。气温方面,全省大部地区将偏高0至1.5℃。这种温高湿重的天气条件,需重点防范对秋粮后期灌浆和收获晾晒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要关注局部地区因土壤偏湿可能导致的“腾茬难”和“下种晚”问题。
从具体天气过程来看,近期的降雨仍将持续。预计9月22日至23日,全省大部有小雨,淮河以北地区将有中到大雨,局部甚至出现暴雨。短暂间歇后,26日至28日,全省还将有一次阵雨、雷阵雨天气过程。进入10月,上旬前中期我省大部地区仍有小到中雨天气。
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成熟节奏。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成林结合当前作物发育进程和未来天气预测,对主要秋作物成熟期和冬小麦播种期给出了预报。预计全省夏玉米成熟期接近常年,集中在9月15日至10月10日。花生的适宜收获期则较常年略偏晚,大体在9月22日至10月13日之间。
对于即将开始的麦播工作,今年的冬小麦适宜播种期也因秋作物收获推迟而整体略有偏晚。豫北、豫西大部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至20日;豫中、豫东大部为10月12日至22日;南阳、驻马店地区为10月18日至28日;信阳稻茬麦区则要到10月20日至30日。
面对复杂的“三秋”天气形势,河南省气象局已印发专项服务方案,将强化与农业部门的联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全力为我省的秋收秋种工作提供气象保障。(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