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晶晶
这两天,一场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上演的烟花秀,引发轩然大波。
色彩缤纷的烟花在生态脆弱的高原肆意绽放,显得格外刺眼。尽管主办方称已履行报备手续、使用环保材料且选址不在生态保护区,但当地政府批准此举的合理性仍备受质疑。这场以“敬畏自然”为名的活动,恰恰是在“折腾自然”。
网络视频截图
“手续合规”不应成为烟花秀的免责理由。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弱,修复周期漫长。即便不是核心保护区,举行烟花秀这样的大型表演也应慎之又慎。毕竟再平平无奇的一座山,也是高原生态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材料环保”不能抵消烟花秀对环境的影响。在城市里燃放的烟花材料安全环保,并不能代表其在别的地方,尤其是青藏高原这种生态脆弱地区也是安全环保的。同一块水果皮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速度都会不同,含彩色颜料的烟花材料在高原的影响更难预估。因“烟花材料环保”就免去环境评估,这种做法忽视了高原生态的特殊性,本身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漠视和践踏。
近年来,各地花式揽客打造消费新场景,特色文旅吸引了无数游客。可以想见,国际大品牌和知名艺术家的组合,对当地政府有多大的吸引力。地方渴求借品牌与艺术IP打造亮点的初衷或可理解,但追求流量不能突破生态底线。
在公众心中,青藏高原是不容玷污的圣洁之地,很多登山者即便体力透支也要带走垃圾。这份对环境的敬畏,与烟花秀所谓的“致敬自然”形成鲜明对比。当地部门需以此为鉴,真正扛起责任,把敬畏自然、保护生态落到实处。唯有守护好高原生态,其魅力才能长久留存。
编辑:刘义阳
审核:宋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