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时间很早,早在1969年就已经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在深空探测方面也是处于世界领先,例如在火星探测方面,美国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正在朝着外太阳系飞去的无人星际飞船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以及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新视野号探测器都是出自美国之手,但是现在美国很多方面似乎开始力不从心了,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在去年,美国发射的“星际客机”飞船出现故障,导致2名美国宇航员被困国际空间站,那次太空飞行之旅原本计划飞行十天左右时间就返回地球,结果这两位宇航员被困国际空间站长达9个多月。“星际客机”飞船的问题现在还没解决,美国另一款飞船在发射升空后又出现了问题。
在9月15日6点11分,美国发射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将“天鹅座”货运飞船发射升空,按照计划,这艘货运飞船计划在9月17日18时35分左右到达国际空间站,为国际空间站进行物资补给。
然而,当飞船发射升空后,在进行2次变轨的过程中,主发动机提前关闭了,导致飞船没法按照计划完成变轨操作,这也就意味着飞船没法按照计划的时间抵达国际空间站。目前NASA的飞行控制团队正在评估“天鹅座”飞船的替代点火方案,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国际空间站,暂时还不知道。如果有解决方案的话,飞船可能会晚些抵达国际空间站,而如果没有尽快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的话,那“天鹅座”飞船说不定可能就会没法抵达国际空间站了。
因为在发射飞船到空间站的时间窗口非常严格,像我们的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都是采用“零窗口”发射的,做到分秒不差。只有在计算好的时间窗口发射升空,飞船才能更快抵达空间站,如果发射晚了或者发射早了,飞船可能都没法那么快抵达空间站。
毕竟空间站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接近地球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的速度环绕地球飞行,飞船发射升空后需要进行变轨,然后追上空间站,再慢慢靠近空间站,最后完成交会对接。失误一秒钟,可能就差了好几公里那么远。为了让飞船能够尽快抵达空间站,在发射飞船之前,空间站也会进行相应的变轨来迎接飞船的到来。
美国发射的这艘“天鹅座”飞船是在进入太空后变轨出现了问题,没有完成既定的变轨机动,现在距离国际空间站有多远,美国没有公布。如果距离比较近的话,可能稍微加大发动机的推力进行变轨,可能就追得上国际空间站。如果距离很远、方向也不对的话,那可能就真的追不上了。
据悉,这次发射的“天鹅座”飞船是升级版本,也是升级版本的第一次飞行任务,运载能力更强,这艘“天鹅座”飞船一共携带了大约5吨物资,包括各种货物和科学载荷。如果没法抵达国际空间站的话,那这可就太可惜了。
美国开始被反超?
在这两年,美国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在载人登月方面也是进展很不顺利,火星取样返回地球任务也多次推迟。其中火星取样任务可能会落后我们中国好几年时间,而载人登月方面可能也会被我们抢先一步。
一个由包括NASA研究人员在内的科学家团队发现,NASA在空间生命保障系统研发中存在关键差距,可能导致美国在未来的长期载人空间探索和居住方面落后于我们中国。
因为当前除了美国在推进载人登月外,我国也在推进载人登月计划,火箭、飞船、月面着陆器等一系列的产品都已经在研制、制造中,有一些设备已经进行了测试,测试也取得圆满成功。除此之外,我国正在联合10多个国家建造月球科研站,相比之下,美国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研究上的投入有限,正在削弱美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力。
美国方面担心可能会落后于我国,原因很简单。虽然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时间比美国晚很多年,但是进展很顺利,现在我们的空间站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航天员驻守空间站成为了常态化的事情,每年发射2艘神舟载人飞船到中国空间站,还有1-2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补给。
在探月方面,此前我们的嫦娥系列探测器已经顺利完成了“绕、落、回”三大步,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已经顺利从月球取样返回地球,其中嫦娥六号探测器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带回月球背面样品的航天器。
NASA临时代理局长肖恩・达菲(Sean Duffy)回应“中国将在月球探索中击败美国”的说法,他表示要在月球上击败中国。他们要比中国更快,还要把事情做好。
肖恩・达菲还表示,虽然应该重视安全,但是不能为了安全就什么都不做,要求NASA在兼顾安全的同时敢于在创新上跃进,必须要敢于冒一些风险,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选择无所作为。